新供销湛新电子商务公司体验店。
供销社创建的湛青水果种植基地。
2018年10月,全国总社到湛江供销社调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
供销社技术员入村为群众讲解农业技术。
龙头供销社购物广场一角。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湛江市供销社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全面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当好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组织活力、服务能力、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快基层组织建设
做农民致富好帮手
廉江市青平镇是廉江红橙的发源地。湛江市供销社直属企业湛江市储运公司联合廉江供销社等引领当地80余户农民,2016年在该镇创办了湛青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长青水库下游的坡地上建立了500余亩的专业社红橙种植基地。种植基地依水傍山,地理环境优美,还是曾经的知青劳动基地,经过近两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逐渐形成了总面积5000多亩集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国情教育于一身的生态园区,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光。2018年10月15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调研组到这里调研,提出在此建立供销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目前,专业社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是供销社在综合改革中大力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密切供销社与农民利益联系的典型例子。两年来,全市基层供销社通过产权结合、牵头领办、业务联接等方式,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396家;通过村委会、供销社、社会资本三方面的合作,为偏远农村提供综合性服务,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25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拓宽了为农服务功能。2018年全市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形成种植基地28890亩,带动农户达3万多户,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1.1亿元;服务社服务覆盖9个镇28条自然村,惠及农民8万多人。
转型升级经营网络
服务农民生产生活
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对新技术和系列生产生活服务总是充满着饥渴,但获取的渠道有限。而完善经营服务网络是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两年来,湛江市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搭建起了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变化。
2018年4月24日,湛江市新供销华合农资公司到龙头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放心农资科技下乡”活动。当该公司干部职工和高级农艺师等10多人到龙腾蔬果专业合作社开展活动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吸引了合作社周边村农民群众近100人参加。农艺师就蔬菜与灯笼果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肥等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传统办法和外地经验,与蔬果种植大户深入地进行了指导,并当场分发农资产品使用方法、病虫害防治等科普知识宣传单(册)200多份。
湛江市供销社农资企业为农服务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2018年,全市系统共设有农资网点1605个,其中村级加盟店1116个,配送化肥约47万吨;设有庄稼医院56个,通过“农技下乡”推广农技术35项,培训农民2465人次。日用品和农产品网点加快了建设步伐,通过建设日用品超市、农产品产超对接终端、平价商店、农贸市场等方式,全系统共建设农产品网点157个,其中产销终端131个,农产品市场2个;共建设日用品网点1227个,其中日用品超市23个。
“互联网+”服务农民
供销社插上创新的翅膀
供销社是传统行业,经营服务方式一直滞后于社会商业新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应用更是短板。2017年以来,湛江市供销社把创新服务理念、丰富经营手段作为打造全新供销社的翻身仗来抓,加快创新步伐,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发展重点,积极探索“供销社+互联网”模式。
2017年11月23日,“供销e家”廉江市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石岭镇实体店正式开业。该公司通过搭建全国总社“供销e家”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推销红橙等富有廉江地方特色农产品,尤其是通过“农家货柜”的形式把分散的家庭产品集中到电子平台上来,让普通农产品“触电”,深受农民欢迎。
2018年10月,广东湛江新供销湛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赤坎区体验店随后上线,至此,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建起4家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从镇、县、市级供销社系统均有电子商务平台的局面。2018年,全市系统网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为解决农产品市场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渠道,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推动社有企业改革
合作经济优势凸显
2018年1月15日上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人社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会上,湛江市龙头供销社党支部书记、主任李亚安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此前,龙头供销社曾两次获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进集体称号,是湛江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的典型。
龙头供销社改革的亮点在于,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为农服务功能,通过内部改革建立5个专业社、服务社分别承接了农资供应、日用品超市、家具城、农产品种养等业务,全面实行混合所有制;该社成了管辖服务社和专业社的“小联社”,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有资产的经营和监管上,资产增值成为主要目标,为基层供销社发展树立了样板。
综合改革开展以来,全市供销社实行“县社基层社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联社对基层供销社权责清晰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监管机制,县市级联社全部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及合作发展基金;推行基层社以及各级联合社的合作机制,增进系统融合。两来来共建立系统内部互相投资、合作项目10多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善企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按照现代企业方式重组新供销华合农资、银科粮油等新的企业实体;推进社有资产经营市场化,增强资产收益能力,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完善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
深化供销社改革,不断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归根到底,要靠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供销社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为全市供销合作事业领导中心的湛江市供销社社党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增进党的领导决策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决策、监督、学习和生活体制机制:出台《党委会议规定》,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选举成立机关纪委,推进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党课制度的落实,抓“书记项目”,党的工作规范性和党的领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努力创造深厚的市社机关政治文化氛围,推进“模范机关”“书香机关”建设。推进机关作风转变,科学调整了科室职能,对机关干部进行了轮岗,促进机关办文、办事、办会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深化综合改革
当乡村振兴生力军
改革无穷期。乡村振兴战略为供销社综合改革注入了强心剂。当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不断完善为农服务的能力建设、网络建设、队伍建设,依托省供销社“百千工程”,在全市谋划推进“12661工程”。即:结合电子商务平台,联结农产品种植户、养殖户,建立区域农副产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1个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按照省供销社工作要求建设7个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84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两级共助农服务平台;参与和带动农民土地流转,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业务,建设廉江红橙、覃斗芒果、遂溪火龙果、徐闻菠萝等6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供销e家”全国平台等平台资源打造农产品、农资商品等电商平台,创办6家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促进基层社与合作社、服务社形成紧密产权关系,在组织上实现与农民紧密联结,创办50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规范建设500个农资经营服务网点共计1千个服务站点。
好风凭借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碰上了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是全市6000多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幸事,也是供销合作事业重振雄风、实现二次创业和再创辉煌的大好机遇。”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叶文新表示,全市供销社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务必牢记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为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广东重要发展极贡献供销社人的力量。
文图/记者张丽华通讯员林尚责编/版式李德明
新闻推荐
省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讲活动走进湛江 增强防灾意识 提升应急能力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陈艳报道:22日,由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省救灾委办公室、湛江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指导,省减灾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