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湛江 今日遂溪 今日雷州 今日吴川 今日廉江 今日麻章 今日坡头 今日霞山 今日赤坎 今日徐闻
新岭南 > 广东 > 湛江 > 今日廉江 > 正文

“乡音”征文作品选登 大锅粥

来源:羊城晚报 2019-08-11 13:25   http://www.kcqsx.com/


□章晖

我的婆家在廉江一个叫王竹江的小村里,那里煮食大锅粥,已成为春节不可缺的习俗。

小村里果园颇多,祠堂仅有一个。上祠堂祭祖,吊花灯有着浓重的仪式感。长方形状的祠堂经过了无数次翻修,搭配的新瓦旧墙,显得厚重沧桑,没有人知道它的真实年龄。九十岁的八公说祠堂至少比他年长两百岁。祠堂门口的戏台在元宵节时热闹得很,台上木偶戏、粤剧会如火如荼地轮番上演着,台下的老戏迷们则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剧情中。孩子们就像萤火虫,在场中飞来飞去。

每到正月初四,德高望重的伯公便带领他的一队“宰猪人马”起个大早,拉上已定好的村里的走地猪,直奔古藤缠绕的风水岭脚下。那里,有供放的菩萨,有祖宗的灵位,有祭台,有砖砌的土灶、案几,还有水井。伯公们支上大铁锅,加满水,点燃木柴。水开时,将案几上不再挣扎的猪抬到盆中,滚烫的水倒下去,几双手拿着刨子,很快便剔净了猪毛。不多时,白嫩的猪便出现在眼前。接下来,开膛破肚,取出内脏,像庖丁解牛般,一头猪便被分解成了几大块,放到锅中去煮了。

此时,朝阳刚从桉树林中冉冉升起,喜鹊绕枝飞来飞去。村民们会提着自家煮熟的肉食,穿过稻茬田,穿过竹林、桉树林,从四方八面赶来。摆在祭台上的食物基本雷同,但每户人家并不会弄混淆,他们井然有序地完成了祭祖仪式,最后再放一挂鞭炮。鸟儿闻声惊飞散去,祭台边也仅剩一窝后辈,在老祖宗怀中叽叽喳喳。瞧吧,那男女老少中还掺杂着外地媳妇、异地女婿,涯话、粤语、国语大杂烩般“烹煮”着。

这时伯公们会把捞起的猪肉切成块,平均分配到每家提供的瓷盘中。他们的手宛如秤,连猪肝、猪腰、猪心都分得极其均匀。煮过肉的汤水,还在欢快地沸腾着,新鲜大米便下了锅,加入适量的盐,盖上锅盖,待到水从盖沿突突地冒出来,方揭开盖来,用锅铲搅动,反复数次后,大锅粥便煮熟了。那个香啊,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的米香,和着淡淡的肉香,混合成纯粹的粥香。伯公们依旧一勺一勺地分盛好。分到一碗这带着祖上庇佑的粥,有的人在现场便津津有味地吃了,有的人则会提回家,与一家人分享。

林清玄说,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人间何处有清欢?我想王竹江村的大锅粥也称得上“清欢”吧。谁也说不清大锅粥煮了多少年,反正我嫁过来都已吃了二十年。而年过古稀的婆婆说,她嫁过来时,这粥便已存在。

看,一锅汤、几勺盐、数瓢米,从贫困年代煮到如今,不仅煮老了岁月,也喂养了一个村庄的精神之胃和无闻之根。

编者按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统筹/易芝娜

新闻推荐

广州越秀区人大考察组到廉江考察 创新举措值得借鉴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通讯员黄佩莹)8月6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区人大常委会率考察组到廉江市学习考察人大工作示范点建设和代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乡音”征文作品选登 大锅粥)


 
频道推荐
  • 书法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上演 湛江掀起书法文化热潮
  • 这个司机的“动作” 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开在树上的牵牛花
  • 徐闻下洋镇革命老区桐挖村 四百双手建设生态文明村
  • 意大利画家路易吉·莫德良诺慕名拜访湛江著名油画家阎大钧 以画会友 一见如故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