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湛江 今日遂溪 今日雷州 今日吴川 今日廉江 今日麻章 今日坡头 今日霞山 今日赤坎 今日徐闻
新岭南 > 广东 > 湛江 > 今日吴川 > 正文

疫情 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来源:湛江日报 2020-04-11 07:30   http://www.kcqsx.com/


家庭用餐使用公筷更用利于健康。(资料图片)记者林明聪通讯员林嘉慧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疫情在给我们带来不安的同时,也让我们停下脚步,重新审视生活。疫情改变了我们哪些生活习惯?改变了哪些家庭观念?疫情期间形成的生活方式是否值得长期坚守?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湛江部分市民。

被疫情改变的生活习惯

家住吴川市梅菉街道斧头岭的郑丽霞女士说,疫情期间,很多平时不做饭或者很少做饭的人,都开始回家做饭的。“以前经常在外奔波,要么在餐馆吃,要么就是叫外卖。这段宅在家里做饭的日子,让我养成了注意饮食健康的习惯,疫情结束之后,我在饮食方面也会比以前注意。”郑女士说。

突如其来的疫情,还让人认识到了常备医疗用品的必要性。郑女士说,前一段时间孩子感冒了,有点鼻塞。但当时疫情还比较严重,门不敢出,医院也不敢轻易去,到药店买感冒药都要登记。幸亏吃了药两天就好了,看来以后常用药必须要在家备着。

郑女士认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庭常备药箱都是必要的,一般来说药箱里常备的包括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等,此外,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品也应储备一些。她认为,即便在疫情结束后,在特定地点、特定情况下戴口罩也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卫生习惯。“比如感冒了出门戴口罩,可以避免病菌传播,是对他人负责。再比如去医院戴口罩,可以有效保护自己。这些都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

经营快餐店的赤坎居民梁先生说,这场疫情让他对于金钱的认识和观念发生了改变。他是个“月光族”,没攒到什么钱,疫情发生后,突然间少了收入,但是各种支出还是得照付,他实在没办法,跟朋友人借了几万元维持周转。他说,“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以后要学会攒钱,要有危机意识,手有余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被疫情改变的家庭观念

在吴川某民企工作的郭小姐说,一直以来,父母家人为她付出很多,但她把这一切视作理所应当,回报他们的很少。两个多月时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父母,理解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温暖,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必须珍惜每一个当下和每一个相守的日子。

郭小姐说,一场疫情,让我们知道了陪伴与爱的重要性,更学会了体谅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不容易。“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都在不断问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其实,一家人健健康康、相拥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

除了陪伴父母,这场疫情也让很多家长认识到亲子陪伴的重要性。赤坎居民吴先生说,平时经营快餐店,为了挣钱,每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一天孩子对我说,爸爸,你终于有时间陪我玩了。听完这句话我愣住了,这才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陪孩子了。”

除去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很多人看到了自己另一半的辛苦与不易,并学会了体谅。吴先生说:“疫情期间,在家的时间多了,让我看到了妻子的不易,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她负责照顾家庭,我一直感觉干家务是很简单的事,现在我才知道,这可不轻松。”梁先生说,他这段时间非常理解妻子之前为什么会抱怨,今后会尽量为妻子分担家务。

此外,很多街坊也感受到,一场疫情也让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吴川市民凌先生说,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里,家里做饭时缺酱油、缺米了,妈妈总会让他去隔壁邻居家借一点,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分一盘给邻居尝尝。可后来进城之后,邻里间逐渐疏远了,住对门的都不认识。现在,邻里间这种感觉又回来了,邻居之间的联系和走动比以前频繁得多了。“小区的业主们在微信群共同面对疫情期间的难题,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互送有无的事情,在业主之间变得很常见。”

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习惯,值得人们长期坚守

吴川一中退休教师梁杰说:“在全民抗疫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在这场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健康理念、行为习惯,也值得人们长期坚守。比如,在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人,并用纸巾、毛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随地吐痰。疫情结束后,市民在家或饭店与亲友聚餐时,不要忘记使用公筷或公勺,尤其是用餐人数较多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等等。这些不仅会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生活,也可以增强我们预防疾病的观念,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认识疾病、应对疾病,保持身体的健康。”

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壮锦认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需要痛下决心改变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有潜在危害的观念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重构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养成?其实这不妨从我们的家庭开始,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家庭成员做起,彻底革除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倡导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摒弃掉那些人情中的“面子”,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林壮锦认为,疫情过后,我们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薄弱之处,要加强健康意识教育。培养孩子、引导老人学习健康知识,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这场疫情的洗礼,我们更加期待新的生活方式,以及用科学、健康、文明涵养的人生态度早日到来。

新闻推荐

在石首的日与夜

孙小聪(左二)等人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湛江。受访者提供本报记者曹龙彬通讯员周圆吴征宇◎刚到石首,广东援石首医疗队队长孙...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疫情 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频道推荐
  • 书法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上演 湛江掀起书法文化热潮
  • 这个司机的“动作” 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开在树上的牵牛花
  • 徐闻下洋镇革命老区桐挖村 四百双手建设生态文明村
  • 意大利画家路易吉·莫德良诺慕名拜访湛江著名油画家阎大钧 以画会友 一见如故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