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新闻 湘桥新闻 潮安新闻 饶平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潮州 > 潮州新闻 > 正文

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团队每年收治新生儿2000多例 用爱心托起患儿生命之舟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8-30 09:18   http://www.kcqsx.com/


20年来,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已发展为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学科。受访者供图

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团队每年收治新生儿2000多例。宋芾摄

走进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接诊室,就可看到一面墙,上面挂着“爱是永不止息”的牌匾。原来,这是一名家属请书法家书写赠送的。还有如“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尽心尽责”等多面锦旗,都是病人家属对新生儿科团队的肯定。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救治条件和要求与普通儿童不同。1999年以前,在国外与国内大城市的医院,已相继建立新生儿救治中心,而当时汕头各医院该领域尚处一片空白。1999年10月,为了潮汕地区危重病新生儿能有更专业、更系统的救治场所,汕大附一院创建了粤东首家大型全封闭式、无陪护管理模式的新生儿抢救治疗中心。

20年来,该院的新生儿科已发展为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学科,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对此,科室创建人、学科带头人林霓阳教授说,团队抢救每一例患儿付出的辛苦,最终换回了孩子的康复、家长的信任,是艰难、喜悦和成就并存的。“当医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成功抢救多例早产、超低出生体重重症患儿

据介绍,目前该科室开放病床60张,分为普通病区、早产儿区、重症监护区、负压区、普通隔离区共五个功能区域及相应的辅助用房,病房配备各种类型的高级医疗设备,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模式,配备十万级层流空气净化系统,每年收治新生儿2000多例。具有技术力量强厚的学科队伍,新生儿科整个团队共有65人。

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与国外、国内高水平医院水平接轨,科室一直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科室的负责人郭继忠主任告诉记者,当时创办科室也经受了一些阻力,包括新生儿家属的不理解,觉得婴儿应该在父母身边才好,但是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为避免交叉感染,集中放在全封闭式、无陪护管理的病房里更安全,慢慢的大家也就接受了。

2016年11月,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个“掌心宝宝”,胎龄28周,体重仅810g,出生后有呼吸困难,在医学上诊断为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这类病人的救治难度非常大,而且住院时间长,家庭经济负担非常重,当时家属曾向主管医生提出放弃治疗。科室领导除了鼓励家属外,发动全科医护人员捐款,同时上报院部在治疗费用方面给予适当减免。”郭继忠说。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及呵护,“掌心宝宝”逐渐能吃奶了,体重一点一点地增长,“小宝宝开始变得肉嘟嘟的,活力十足”,护士长张少燕说,“当小手握着你手指那一刻,你感觉所有的劳累都是值得的。”

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比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更需要爱心和耐心,但人们也说,在新生儿科工作的医生护士不容易老,护士长张少燕说,“因为我们整天面对着那么多"小可爱"很开心。”

据悉,该科室成功抢救多例重度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截至目前,抢救成功的早产儿中最低胎龄为26周、最低出生体重680g。

多年来,该科室在林霓阳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开展新技术,如早产儿及多胞胎儿系统管理、亚低温疗法以及系统综合管理方法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及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食管返流,并引进动态脑功能监测技术等,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了粤东地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把患儿抢救过来就算成功,还要考虑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郭继忠说。

建立新生儿粤东区域性转运中心

据悉,此前由于多种原因,汕头地区各大医院均未开展危重新生儿的区域转运,以往基层医院的危重症新生儿由当地医护人员转送至上级医院,常因缺乏有效的呼吸支持而导致路途中出现缺氧等严重症状,危及新生儿生命。

新生儿区域转运系统是一项由接收医院主动把“流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送到危重患儿身边的双程转运系统,是以一个三甲医院为中心,向周围辐射,集转运、联络和培训为一体的特殊医疗系统,在转运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严密的监护和及时的抢救,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持续性,为高危新生儿的后续治疗赢得时机。

郭继忠告诉记者,2018年初,在林霓阳教授的支持倡导下,科室启动了新生儿区域转运服务,不到1个月时间,就已从周边地区各医院安全地转运了20多名危重新生儿。其中一对28周的双胞胎,系极低出生体重儿,分别为1420g和1270g,患儿在潮州市某医院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由于当地医院设备有限,为进一步抢救这对双胞胎,向新生儿科求助要求转运。

接到电话后,转运小组立即出发,到达当地医院后先参与抢救,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置于转运箱内保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支持下,安全转运至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当时,该次转运路程总计耗时3个多小时。

由于及时安全的转运,精湛的医术,新生儿区域性转运中心在基层医院及病人家属中获得良好的反响。郭继忠表示,新生儿科将不断优化区域转运服务,为基层医院出生的高危新生儿转至三甲医院提供一条安全的绿色通道,从而提高粤东地区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为“健康宝宝”贡献一份力量。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宋芾

新闻推荐

潮州市营养师协会成立

经潮州市科协和潮州市民政局批准,潮州市营养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昨天召开。会议通过了《协会章...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汕大附一院新生儿科团队每年收治新生儿2000多例 用爱心托起患儿生命之舟)


 
频道推荐
  • 西湖畔又添休闲好去处 环城西路河头景观提升基本完成
  • 浮滨镇大新溪村“咸牛奶”:几代人味蕾上的记忆
  • 风格 家居节能,从装修设计开始
  • 潮州市区绿榕北路榕华园小区路段:受损树池石成人行道绊脚石
  • 潮州市区福春街:流动摊贩“打游击” 马路成市场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