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股市新闻 金融新闻 产经新闻
新岭南 > 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推动实现“1+1+1>3” 环大亚湾新区全面推进规划编制、交通对接、河涌治理、公园绿地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合作、公共服务等

来源:惠州日报 2016-08-17 16:34   http://www.kcqsx.com/


▲中海油惠炼二期建设现场。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中海油惠炼二期建设现场。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厦深铁路的开通有力助推环大亚湾新区协同发展。

▲厦深铁路的开通有力助推环大亚湾新区协同发展。

▲惠大高速公路连通惠城和大亚湾。本报记者王建桥 通讯员伍 平 摄

▲惠大高速公路连通惠城和大亚湾。本报记者王建桥 通讯员伍 平 摄

▲环境优美的淡澳河。

▲环境优美的淡澳河。

规划建设环大亚湾新区是全省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推动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重大平台。同时,环大亚湾新区也是惠州联通深圳的纽带,在交通、产业、海洋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港澳地区及珠三角地区辐射粤东和内陆地区的桥头堡,发展潜力巨大。

环大亚湾新区范围涵盖惠阳区和大亚湾区全境以及惠东县南部8个镇(区),是惠州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蓝色引擎”。如何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推动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环大亚湾新区挂牌两年多的发展给出的答案是:始终围绕协同发展这个主题,在规划编制、交通对接、河涌治理、公园绿地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一系列“大动作”加紧进行,实现“1+1+1>3”的效应。

◎规划编制

17个规划谋划新区发展路径

统一规划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环大亚湾新区被赋予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广东陆海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珠三角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发展的增长极、港城融合生态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5大战略定位。

定位明晰后,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展开,规划编制首先被提上议程。

两年多来,依据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加紧编制“11+3+3”系列规划。目前,11个专项规划中,新区空间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低碳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干线公路网、区域建设用海等7个已印发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已进行专家评审,正在上报审批;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正在上报审批;大亚湾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正在编制环评;新区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已完成草案编制。

在3个起步区规划中,石化产业起步区和稔山滨海新城起步区控规已经市政府审批并印发实施;南站新城起步区控规已上报市政府审批。3个公园绿地规划中,大亚湾森林公园和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总规已印发实施;亚公顶森林公园总规已通过专家评审。

◎体制机制创新

联席会议敲定19项共同推进事项

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两年多来,环大亚湾新区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为加强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区成立了4个专责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力度不断增强。

环大亚湾新区和3个县(区)还建立了新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了跨县(区)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谋划和推进一批跨县(区)合作事项。2015年11月26日,环大亚湾新区建设联席会议召开,提出共同推进大亚湾森林公园建设、淡澳河水污染整治等12项重点工作。今年6月28日召开的环大亚湾新区建设联席会议再次审议通过7项共同推进重点事项,涉及道路交通、旅游产业发展、公园绿地建设等领域。

◎交通先行

“1桥12路”跨界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厦深铁路开通、惠州机场复航、惠州海湾大桥通车、惠大高速建成、惠州首个5万吨级国际集装箱码头全面建成……两年多来,环大亚湾新区以交通作为协同发展的 “先手棋”,一项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了项目清单,并陆续标注时间表。如今,兼具铁路、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的环大亚湾新区海陆空大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在区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一批跨界连接道路项目加快建设。目前,新区范围内“1桥12路”等跨界道路正加速打通,其中深汕高速惠阳西互通立交已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同意启动建设;大亚湾滨河路、龙海二路、疏港大道与龙海一路连接段、省道356线惠东谟岭至惠阳洋纳段已进行路面改造、环大亚湾公路惠东段一期等5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大亚湾龙海一路等4条道路正在施工;东华大道等3条道路正开展前期工作。

对外,新区正积极谋划与深圳交通对接。新区和惠阳区、大亚湾区正积极配合惠州市相关部门开展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至惠州、深惠城际(东线)规划设计等工作;大亚湾龙海二路至深圳丹梓东路等边界连接路已全线贯通,区内道路与深圳南坪快速和外环高速对接已提上议事日程。

◎生态优先

建立跨界河涌共同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

“生态优势是新区的特色和亮点。环大亚湾新区要实现协同发展,必须在生态的共保共育上加速发力,确保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守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统一。”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两年多来,环大亚湾新区和3个县(区)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绿地生态网络建设。

治污先治水。一方面,联手推进重点河涌治理。除继续做好淡水河惠阳段综合整治外,还先后完成了惠阳区大沥河、沙田河(三和段)等河涌整治。另一方面,推进重点水域生态修复,目前已完成考洲洋第一、二阶段任务,并启动第三阶段 (土塭规范化整治)工作,累计恢复自然海域13.7平方公里,占整个海域的48%,海水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此外,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联防联控方面也初见成效。目前,大亚湾第二水质净化厂(一期)、第三水质净化厂(一期)、惠阳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并投入运行,正积极推进两座新建、两座提标升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了淡澳河、坪山河等两条跨界河涌共同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促进县(区)间监测信息共享;对入海排污口、入海河口及邻近海域实施跟踪监测,基本实现入海排污监测全覆盖。

在治水的同时,环大亚湾新区积极推进区域性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目前,新区20个镇中,沙田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另有17个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

两个跨界森林公园和一个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加快。大亚湾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审批,首期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亚公顶森林公园已完成总规公示和专家评审;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正在采用PPP模式建设并启动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报工作;同时,大亚湾第一批22个村庄公园建成启用,今年将再建成27个村庄公园。大亚湾石化区西侧隔离带(北区)工程、北环路南北侧防护林带提质工程已建成,石化区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构建。

◎产业协同发展

去年各县区互荐32宗项目

实现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是关键。

近年来,环大亚湾新区和3个县(区)共建招商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和项目互相推荐机制,推进县(区)招商协作,谋求共赢发展。

2015年12月,由大亚湾区牵头,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推进,在深圳联合挂牌成立新区(深圳)投资促进中心、大亚湾区(深圳)投资促进中心、惠阳区(深圳)投资促进中心和惠东县(深圳)投资促进中心,共同搭建联合招商平台,推动新区与深圳先进创新经验、优质创新资源的加快对接。

此外,联合搭建网上招商平台,环大亚湾新区招商网站与3个县(区)招商网站以及市招商引资网站互相建立了链接,形成一体化网络招商推介平台。

为发挥3个县(区)各自的比较优势,促使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新区,提高招商项目引进率、落户率,环大亚湾新区与3个县(区)联合建立了招商选资项目相互推荐机制。2015年,新区组织开展了 “环大亚湾新区惠阳—大亚湾石化产业发展对接交流活动”,推动惠阳鸿海精细化工基地与大亚湾石化区的对接发展;2015年新区组织各县(区)互荐了32宗项目;今年通过大亚湾引荐,新区向惠阳、惠东推荐了18宗项目。各县(区)根据发展需要,对拟选择的项目进行了跟进洽谈,新区管委会协助联系。目前,如惠东县已根据推荐信息,对华电电力LNG接收站、深圳家居文化小镇等优质项目进行了跟进。

◎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新开通4条优化2条跨界公交线路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高中部教学楼、综合楼正在安装设备,计划今年9月全面建成启用,优质教育资源将辐射淡澳地区。惠阳高级中学初中部与大亚湾二中互派教师,并在大亚湾二中开设“惠高班”。

惠阳与大亚湾共建榄子垅环境园,集中处理两区城乡生活垃圾,并就共建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项目达成一致意见。

大亚湾为惠东患者开通中大惠亚医院绿色通道,并对盐洲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惠阳淡水与大亚湾西区、惠东十里银滩与大亚湾霞涌供水、供电服务逐步向同城化迈进;大亚湾大部分公交线路与惠阳中心城区已实现无缝对接,三县(区)之间新开通4条、优化2条跨界公交线路。为更加便民惠民,积极推动开通环大亚湾公交旅游专线。

两年多来,环大亚湾新区积极推进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一系列民生红利频频释放。目前,为全面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提出的 “争取开通深圳往返惠州水上客运航线”,新区开展了海上客运规划课题研究。

数说新区

起步区:2014年至2015年45宗项目共完成投资363.6亿元,今年起步区共安排在建、筹建项目24宗,年度计划投资184亿元,1至7月完成投资1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3%。其中,石化产业起步区的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0.1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66%。

招商选资:2014年至今年7月,新区范围内招商选资签约项目761宗,合同资金1773亿元,完成投资473亿元。其中:立项项目414宗,开工项目524宗,投产项目268宗,在建项目256宗。

重点产业:2015年至今年7月,新区重点跟进的62宗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59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2.7亿元。

延伸阅读

三大起步区建设加速度

前7月完成投资1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3%

2014年,《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提出“起步区”概念,优先发展,先行一步。惠州南站新城起步区、稔山滨海新城起步区和大亚湾石化产业起步区应运而生。三大起步区建设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大起步区建设,在资源要素上向起步区倾斜。市政府设立了起步区建设扶持资金,用于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至2016年共安排3550亩用地指标用于起步区建设。

目前,三大起步区建设有序推进。以市政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为重点,三大起步区共推进了45宗项目建设,两年累计完成投资363.6亿元。其中今年安排的24宗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4.8亿元,1至7月份完成投资1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9.3%。

南海之滨、大亚湾畔的石化产业起步区内,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目前,石化产业起步区已落户项目20宗,总投资568.3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0宗,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1亿元。在建的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到今年7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50.1亿元,总体进度完成66%。

厦深铁路穿越而过的惠州南站新城起步区,自2014年11月启动控规编制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控规初步成果已基本完成。全长2.14公里的惠大高速连接线工程主车道已于2015年12月底建成通车;内环东路、站前中路、叶挺东路、中山东路将纳入南站新城片区PPP项目统一实施。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入地下室施工阶段;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工程接近尾声。

环大亚湾新区旅游新名片——— 稔山滨海新城起步区核心区路网正加快布局,由12条道路组成,分两期进行。首期6条道路中公园路已完成建设,其余5条道路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于9月完成监理、施工招标并动工建设。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张 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环大亚湾新区提供

新闻推荐

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标同质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推动实现“1+1+1>3” 环大亚湾新区全面推进规划编制、交通对接、河涌治理、公园绿地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合作、公共服务等)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