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上午举行的市人大 “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上了解到,惠州市已将惠州仲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
目前,《惠州仲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完成,拟于本月底发布。
现状
创建工作开局良好,创新要素集聚明显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惠州仲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域为8.8平方公里。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章玉介绍,仲恺将充分利用自创区要素聚集、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将核心区打造成为示范区,同时带动高新区其余功能区乃至惠州其他县区发展,形成“示范区+带动区+辐射区”的发展格局。
周章玉介绍,自今年3月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仲恺高新区将创建工作列为该区“六大战役”之首,通过深耕“恺炬创新行动”、实施“恺旋人才计划”,实施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设立恺炬新母基金等举措,同时抓住深圳东进战略的机遇,加大对标深圳的力度,承接深圳创新要素的外溢。全区创建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创新要素集聚成效明显。
建议
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留住高端人才
自创区的发展定位引起了代表们的讨论,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一尔说,仲恺高新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惠州市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钟一尔建议,建设好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做好制度设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编制政策文件。同时,要进一步改善优化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提升示范区硬件条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留住高端人才。
回应
制定多个发展规划推动示范区建设
“国家政策制定落实以后,仲恺具体遇到哪些发展问题。”惠州籍的省人大代表王月梅提问。
周章玉表示,深入推进自创区建设,仲恺高新区仍需解决一些难题,尤其是基础配套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短板,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改善优化环境,实现更多创新要素的集聚,成为今后该区创建工作的重点。
周章玉表示,自创区的建设需要稳定、大量的资金支撑。对此,仲恺高新区已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拟从2016年到2020年,由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分别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共计1亿元,用于开展自创区建设工作,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创新团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培育孵化育成体系。今年,市财政已按计划安排,拨付5000万元专项资金。
周章玉透露,该区正加快编制《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空间规划》等政策文件,还将启动《惠州仲恺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加快引领、推动示范区的建设。
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即将在罗浮山举行,12位国家级专家学者将受邀参会。期间,他们将分别围绕“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