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宁夏银川市银川商城,市民在选购新春饰品。 新华社发
春节的脚步声声走近,一大波年货正在“来袭”!
年货饱含了人们对过去收获的喜悦,对家人亲朋的关爱。置办年货,是过春节不可或缺的一环。
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年货购物车”,但琳琅满目的商品,难免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今年年货市场有什么变化?你的年货篮子里哪些是必不可少的?
新年再怎么变,传统年货仍是“定盘星”
在石家庄年货市场上,将照片印到对联、日历上的小店,不时迎来行人询问。店主称,这样的形式司空见惯,但不少顾客愿意在过年时,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增添喜庆气氛。
一位正在一旁选购年货的消费者告诉记者,瓜子、糖肯定必不可少,同时还要买一些开心果,预示着新年一直开心。
在淘宝网上,一些卖新年饰品的店也做起了宣传。一位卖家透露,鸡年吉祥物、中国结、新年剪纸等是销售较多的商品。
传统的年货,并非只有吃的用的,文化的味道同样少不了。“年文化区”是山西年货节一个特别的展区,汇集了孝义皮影戏、平遥漆器、广灵剪纸、绛县澄泥砚等山西传统的非遗手工艺品。市民不仅可以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现场欣赏表演,还能购买非遗工艺品,把文化带回家。
先体验再消费,年货里不能少了新型健康
健康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重视。在多地年货市场上,记者发现出售足浴盆、按摩枕、空气净化器等用品的店生意较为火爆。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不少顾客前来试用一下,感觉有效果就带走,这种先体验再消费的模式很流行。
“我家孩子工作天天对着电脑,总说颈椎难受。今天在年货市场,我看到有对颈椎好的枕头,就立刻买了下来。”一位抱着按摩枕的老年人说。
京东年货节上,专门设立了“吃新鲜”板块。“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的询问购买率非常高,并且回头客非常多。”该平台上的一位客服说。
“土货”与“洋货”,都是“真爱”
在南宁的年货节,展馆内的华盛跨境商品直销中心对外开放,提供在海外原产地进行集中采购的货品,市民不用出远门,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跨境商品。
此外,南宁的会场内还搞起了“年货+扶贫”的模式,展销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直供的土特产。
“以前想买一些地道的土特产,但要在市场上找到并不容易。现在这些来自大山的产品,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也能给贫困户带去收益,这样的活动办得越多越好。”一位顾客感慨地说。
华北电力大学法学教授方仲炳认为,有些人喜欢“土货”,有的人追求“洋气”,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消费升级各有各的路径,说明不同区域的年货市场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你的篮子里,得有点“炫”
科技改变生活,这个道理,同样体现在如今的年货里。年货,日益增添了炫目的元素。
在商场选购VR设备的老张在城市里打工,孩子在老家上学,他透露自己要买个VR设备带给孩子当过年礼物,让孩子感受高科技带来的乐趣,同时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在天猫年货节上,电子手环、科学运动耳机等监测身体健康状况的设备已开始销售,而一些智能家居设备也放到了相关链接之中。一位天猫店主告诉记者,从今年的销量来看,人们对健康、居家环境设备的“科技”含量有了更高要求。
同样,卖方也在不断结合最新科技拓展业务。电商平台纷纷根据用户画像为其进行个性化推荐。直播平台中,一些主播联合电商、实体店共同卖年货,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交易额,成了“年货网红”。
个性化定制,占据你年货篮子多大“尺寸”
个性化年货定制,正在成为新的流行时尚。
“现在订好行程,春节带着全家去三亚过。”太原市民王伟娜的年货节“战利品”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些旅游机构进驻年货节并推出了 “过年套餐”,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让旅游机构为其进行私人定制,让人眼前一亮。
相关专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出游过年越来越普遍,定制化的“旅游年货”应运而生,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消费作用明显。
年货需求的个性化,让在南宁年货节摆摊的王岩看到了商机。“不少人家里的小孩有些挑食,这让自己看到了做儿童饮食的市场潜力,今年主推的果蔬面、动物面、彩虹面,由于其造型独特,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王岩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晓河认为,收入到一定程度后,消费也出现了分层化趋势,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习惯、品牌来购买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个性化商品。
一年又一年,我们篮子里的年货经历着变与不变。或许改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初心。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一吨生丝多卖3万 产品供爱马仕 记者调查为您揭开江苏海安茧丝绸产业产值逾百亿的秘密
新年伊始,国际茧丝绸行情仍未走出低谷。江苏海安县的蚕丝,却被国际品牌爱马仕看中用作丝巾原料。加快技术创新,把“小蚕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