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面向2030年部署15个重大科技项目进展如何?人工智能在中国如何发展?11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就“科技创新”热点话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深海空间站等重大项目两年内启动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重大科技项目。
万钢说,目前,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已经启动。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都已经开始,预计两年内都要启动实施。
面对当前热议的人工智能话题,万钢说,国家正在集聚科技界、企业界专家和年轻创业者等共同制订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目前科技部正和相关方面共同起草规划,估计今年两会后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
他介绍,这个规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建设、社会民生、环保事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职务发明转化净收益过半可归发明人
职务发明创造所有权归谁?收益如何分配?
万钢说,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国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在转化应用中收益净收入的50%以上可由发明人享受。
对于社会关注的横向科技经费问题,国务院细则明确了横向项目属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之内,管理按照合同进行,收入按规定进行分配。
怎么计算科技成果转化的净收入?万钢说,中科院和科技部共同发布了文件,确定了计算成果转化净收入的方法。科技部和国资委也专门发布了科技型国有企业人员享受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细则和法规。这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在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方面,有些问题也在逐步解决过程中。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双重属性,既有个人收益属性,还有社会公益属性。”万钢说,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当中,会更加注意科技成果转化的公益性。
国家高新区已成创新主阵地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高新区共146家,依托实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家。万钢说,“十二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保持了年均17%的增长速度,高新区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
万钢介绍,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自创区和高新区的带动下,全国众创空间数量达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600余家、加速器400多家,形成企业孵化服务链条,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出现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接下来要进一步发挥高新区 "领头羊"作用。政策先行先试,推广应用辐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同时,欢迎海外创新创业团队到高新区创新创业。”万钢说。
新闻推荐
假药劣药网售火爆,有药能治吗? 日前海南破获一起互联网制售假药案件,假药销往全国17个省份,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本报采集“祖传秘方”“权威专家推荐”“服用一疗程不见效全额退款”……近年来,医药电商蓬勃兴起,但互联网的虚拟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