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知名专家和业界人士表示,美国无视国际通行贸易规则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其结果将“损人害己”,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中国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受制于美国,美国反而可能丢掉巨大的机遇。
美方针对“中国制造2025”意图明显
美方公布的征税产品建议清单中,涵盖约1300多个税号的产品,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如化学制品、药品、金属制品、不锈钢产品、铝合金产品、涡轮喷气产品、激光产品、飞机等。而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由此可见,美方加征关税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这被认为是“公开的秘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分析,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技术进步迅速,一些美国人就坐不住了,担心中国在技术上超过美国,因此无端怀疑中国“偷了美国的技术”,发起“301调查”,并以单方认定的结果为依据企图打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美方这样做,与经济运行的实际规律是不相符的,是彻头彻尾的贸易保护主义。”陈万灵说。
大豆等反制商品对美国产业影响大
陈万灵教授表示,美国这种单边主义行动的结果,只能是“损人害己”。
同时,陈万灵分析,这次中方迅速宣布反制清单,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这将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以大豆为例,目前美国年出口中国大豆规模大约为14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大豆的60%以上,可以说美国大豆已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业发展很快,美国的大豆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一旦相关征税措施实施,中国大豆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属于可承受、可消化的因素,而对美国相关产业的打击则是巨大的。美国的汽车、化工品、飞机等产业也同样如此。
国内机器人产业要变压力为动力
这次美国的征税产品建议清单中涉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医药等产业,在广东发展尤其迅速。对此,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方相关措施短期内或对我国机器人企业的生产计划等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美国人要明白,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就在中国,这种做法反过来不利于美国厂商参与中国机器人应用市场,使美国丢掉了长远的机遇。而在国际上,欧洲、以色列等的机器人技术也很先进,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机器人产业的全球浪潮中加大合作力度。
“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一方面我们要有信心,以机器人产业为例,中国自身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巨大,我们的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不会受制于美国的打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更加注重未来全球市场的多元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市场的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 马汉青
新闻推荐
全球首季出货量同比增115.8% 整机厂商让利,OLED电视始“亲民”
近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日前发布了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状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全球电视出货量比增7.9%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