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顺 画
备受市场关注的“提高首发上市财务标准”近日获证监会回应。近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证监会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同时,随着存量企业的不断消化,A股IPO“堰塞湖”情况大为缓解。截至5月17日,未过会的拟IPO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已经降至274家。
5月份新股过会率回升
在5月18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部分自媒体报道提及,在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申请首发上市,申请人最近一年净利润至少分别要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否则不能通过发审会审核。您对此有何评价?
高莉回应称,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前一段时间,有部分首发企业未能通过发审会审核,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业务经营不合规,二是内控有效性存在缺陷,三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四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五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高莉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有序推进首发审核工作,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从源头上保证上市公司质量。
证监会的上述表态,让一些迟迟不敢申报的公司稍微放心,但证监会再次重申继续严格审核、严把入口,也意味着目前相对较低的IPO过会率也不会立刻大幅回升。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通过率为52.08%,相比去年全年79.33%的通过率大幅下降。而5月以来,证监会共审核9家IPO,7家过会,IPO过会率升到78%。
新股堰塞湖已逐渐见底
随着存量企业的不断消化,A股IPO“堰塞湖”情况大为缓解。据证监会官方披露,截至5月17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310家,其中,已过会29家,未过会281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4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至此,IPO“堰塞湖”已从最高约900家降至如今不到300家,逐渐“见底”。
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在不断减少。根据证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4日,正常待审企业的数量为501家,到了3月29日,这个数字降到了339家,而到4月12日再降至291家,如今更是降低至274家。
在IPO排队名单中,包括已过会未上市的企业共有303家,其中上交所147家,深交所中小板47家,创业板109家。记者梳理发现,名单中共有43家企业来自广东,这一数字相比3月29日时的65家再度下降。其中,绿色动力环保集团、长城证券、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深圳市智莱科技已经通过发审会,准备登陆A股市场。
除了“堰塞湖”的消退,拟IPO企业的排队速度也在不断缩减。以5月刚刚过会的几家企业为例。5月15日通过发审会的春光股份,IPO申请于2017年7月14日获受理,今年3月1日预披露更新,过了两个半月就成功过会。5月8日过会的捷佳伟创,曾经在今年3月1日中止审查,但到了4月19日又进行预披露更新,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成功过会。
同样快速过会的还有5月3日的多家拟IPO企业,长飞光纤于4月12日进行预披露更新,仅过了20天就成功过会。明德生物今年1月18日过会出现暂缓表决,但5月3日最终成功过会,5月8日成功挂牌上市。
羊城晚报记者 莫谨榕
新闻推荐
■廖木兴/制图央行最新发布的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当月新增存款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