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最初源于拯救美国的铝产业。当地时间3月8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文件,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特朗普想通过这种方式挽救美国国内的铝产业,然而这样做真的能救美国的铝产业吗?
先看一下美国铝产业现状。其一,美国铝产业并未真的完全丧失霸主地位。铝产品包括中低端铝和高端铝。中国铝业的优势在于原铝产量和中端产品,销往美国的也多为中端民用产品。美国铝产业仍然掌握着高端制造技术,控制着全球40%的汽车车身薄板及航空铝合金厚板等高端铝材供应。
其二,美国原铝产业早在中国崛起以前已衰落。美国铝产业步步下滑,有几个关键节点,分别是1975年、1982年、1986年、2001年、2009年、2016年,这几个节点,每次原铝产量降幅都在100万吨左右。从历史来看,至少前四个节点与美国经济周期密切相关。1975年是滞胀危机,1982年和1986年是经济危机,2001年是“9·11危机”,2009年是金融危机,美国原铝产业的下滑更多地与美国经济有关。
其三,生产成本过高是美国铝产业衰落的最主要原因。铝产业是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力、劳动力和环保成本,是决定铝产品是否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美国电力价格与中国相比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加拿大、中东相比,优势立刻变为劣势;铝业工资平均每小时43-45美元,一个小时劳动力成本等于中国一天的劳动力成本;与中国、俄罗斯、中东相比,美国环保成本更不用说。
美国将国内铝产业衰败的原因都归结到中方身上并不客观。外部原因,冲击美国铝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中国铝业,还有中东、俄罗斯、加拿大甚至北欧的铝产业。内部原因,自身生产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高,原铝生产技术落后等导致了美国铝产品没有竞争力。
与其说是中国冲击了美国铝产业,倒不如说是美国铝产业不思进取,失去竞争优势,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境地。那么特朗普加征铝产品关税,真的对其国内好吗?
首先,中国的铝产品在美国销售时,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价格大概为其他同等美国产品的一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加征关税,表面上是能够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的价格,丧失一定的竞争力,让美国钢铝生产商受益。然而,美国钢铝产业的衰败早已出现问题,而且就是因为自身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导致的。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自身问题,无疑对美国钢铝产业长期发展是无益的,还会更加减慢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脚步。
其次,此次加征关税,势必波及其他经济部门。加征关税,抑制从中国进口的低成本原铝,必然导致美国的钢铝产品涨价,严重打击依赖钢铝产品的产业,比如以钻井、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密苏里州、路易斯安纳州和康涅狄格州等。同时钢铝产品价格上涨还会波及相关产业链,导致部分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减产,造成更多的失业。美国这样做,必然是得不偿失。
其实,让从中国进口的原铝进入美国市场,对于美国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坏。从中国来的低成本铝,不仅会逼迫美国的原铝产业快速更新升级,淘汰落后企业,还能够促进美国产业转型,更专注高端铝的生产。同时中国的原铝还能够降低美国本土汽车业等产业的成本,让相关产品更具有竞争力。●盘和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丹上海报道6月6日晚间,一系列CDR细则出炉,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向外”迈进的重要一步。但与此同时,“对内”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