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股市新闻 金融新闻 产经新闻
新岭南 > 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拖延回复或遭现场核查 监管层直言频发问询函初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6-08 02:56   http://www.kcqsx.com/


本报记者王丹上海报道

6月6日晚间,一系列CDR细则出炉,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向外”迈进的重要一步。但与此同时,“对内”的监管行动也并没有放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至目前,沪市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审核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在总结梳理阶段,对于发现的风险事项和违规线索,上交所监管部门表示,将随后提请现场检查。

来自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年报审核问询函共发出接近200余封,且全部公开,提请相关部门关注和核查的上市公司有70多家,其中有30多家是需要核查的,有20多家可能提请纪律处分。

年报淘沙挑出问题公司

“自去年底开始的年报审核工作,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现已基本告一段落,后端总结正在进行。”日前,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月下旬,上交所曾对外发布了沪市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4月30日,有统计的1419家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其中营收合计27.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6%;净利润合计约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5%,两项增长率均为近三年来的新高。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还应关注两个“质量指标”:一个是实体类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39.8%;另一个是扣非后净利润,合计0.9万亿元,同比增长49.27%。“这都是沪市非常向好的表现。”他说。

但另一方面,整体质量的提升依然不能掩盖个别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已披露年报的1419家沪市上市公司中还有74家亏损,118家下滑50%以上;有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显现“后遗症”;个别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混乱等。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年报审核的重点就落在提质量和防风险上。在审核中,监管人员发现,有些重组的公司业绩承诺难以完成,前期高估值导致的高商誉面临巨额减值风险。

还有一些公司长期不专注主业,基本丧失了持续经营能力,即使有的财务报表显示业绩正常,但深入分析后可见,其现金流持续为负、长期债务金额巨大、后续持续经营存疑。

此外,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虚增销售收入、利用会计处理和职业判断空间肆意调节利润、滥用资产置换等并购重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以及错误理解和使用会计准则,滥用会计准则,严重扭曲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质量,误导投资者的行为依然存在。

“我们就想通过年报审核,发问询函,一方面让好公司把优势披露得更有效,让投资者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让有些运作不规范、存在潜在问题的公司的风险因素暴露出来,让整个市场认知它,投资者认知它,形成市场压力。从而,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投资者关注价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

审核问询升级

“今年的年报审核非常严,2017年还没结束,中介机构就被广泛约谈,对于有风险和问题的公司,中介机构慎之又慎,不敢轻易挥笔给出标准意见。”一位受访的会计师人士向记者表示。

统计显示,在沪市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中,有6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0家被出具“保留意见”,19家公司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都较上一年度有所增加。

上市公司方面对于趋严的年报审核也感触颇深。截至目前,上交所发出年报监管问询函近200余份,合计4000多个问题。

较为典型的,如今年4月,某房地产公司收到的年报审核问询函共18个问题,涉及公司产业新城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融资及资金情况等三大方面。多家上市公司接到了二次问询、三次问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5日初步统计,沪深两市约有百家公司未就年报问询按期回复。

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对于不及时回复问询的公司,他们将继续一追到底,不排除提请有关部门进一步现场核查。

他亦“认同”今年的年报审核力度升级。据其介绍,一个重要表现是下手比较早,去年三季度就开始筹划,经过多次讨论形成总体工作方案和目标。

在具体行动上,以行业小组为审核主体,每个行业每家公司的年报都落实到人,同时由专门的年报工作小组,全面把控,提供技术支持和必要服务。

在审核方式上,与前几年不同,全面关注公司业绩、生产经营、重要临时公告进展、内外部治理、股价走势、新闻舆情等,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互印证。

上交所一位行业监管人员向记者讲述道,年报审核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有的年报披露很晚,但第二天上午就要形成简报,发函的及时性也要保证,所以经常熬夜到凌晨。此外,高风险公司大多会选择在期限的最后一两天才提交年报,为了审慎稳妥,大家只有放弃五一假期。”他说。

“年报审核发函问询不是处分或惩戒,却是打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前述公司监管部门负责人称,目前,境内市场还是中小投资者占据绝对主流,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那么,问询函即可看作是一种提醒和教授。

今年年报审核问询函的问题较往年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有较大拓展,他解释说,是因为今年审核小组内部已将行业、会计、法律融为一体,综合分析更容易发现问题。

新闻推荐

网约车再遭七部门联合监管 高估值下整改提速

本报记者陶力实习生秦元舜上海报道导读网约车已经度过了高速扩张的阶段,市场体量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服务质量与现有市场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拖延回复或遭现场核查 监管层直言频发问询函初衷)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