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金融科技持牌机构,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在前沿金融科技领域大力开展研发和应用,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
三年多来,微众银行科技经费投入占全行费用支出比例高达30%以上,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比例则始终保持在50%以上,微众银行得以在底层技术研发、科技标准制定、应用场景探索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为微众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增长奠定了扎实基础。
早在2015年8月,微众银行采取开源技术、按分布式架构搭建技术平台,成功建成完全自主可控、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银行核心系统。作为全球首例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目前已建成168个关键系统、886个子系统,共有132项新技术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入围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并荣获2016年深圳市金融创新一等奖。与传统银行核心系统相比,该核心系统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低成本,每账户运营成本低于5元,远低于传统银行20~100元、国际大银行10~20美元的成本;二是高敏捷,产品投放平均63天,最快11天,系统扩容最快2天,传统银行则需数月甚至半年以上;三是高稳定,所有业务7×24服务,全年无休,且运行无故障时间占比在99.99%以上;四是高容量,单日最大交易达1.97亿笔,系统处理能力已跻身国内银行前列。
同时,作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高科技、创新型银行,微众银行依托股东优势和技术优势,将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至未来银行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高度,分别从AI(人工智能)、 BlockChain(区块链技术)、C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等技术领域为未来银行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多项成果走在行业前列。
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微众银行打造了金融级的智能身份识别技术,不仅整合了人脸识别及活体检测技术,更引进了异步审核及在线视频补充核身流程,满足金融级身份认证场景的需要。此外,该行还依托人工智能算法,打造了“微金小云”智能客服机器人及云催收平台等创新产品,为金融行业开展业务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智能化技术解决方案。
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微众银行牵头成立的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的成员已扩充至六大类行业、近80家机构。在底层技术方面,微众银行联合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共同研发了区块链开源平台(BCOS),并联合金链盟的多家成员机构共同研发了BCOS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 BCOS,两大平台现已完全开源,促进了国内开源区块链生态圈的形成。在应用场景方面,微众银行开发的区块链机构间对账平台,全年在真实生产环境中保持零故障运行,交易记录数已超1000万笔;联合广州仲裁委、杭州亦笔科技三方共同研发“仲裁链”,2018年2月,广州仲裁委基于“仲裁链”出具了业内首个裁决书,标志着区块链应用在司法领域的真正落地并完成价值验证。在政府及国际合作方面,该行积极对接央行、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ISO等组织,参与了区块链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与团体标准的制定。
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微众银行完成了多类金融云产品能力的整合,具备了云计算的全线交付能力,并搭建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管理平台。在连接同业方面,微众银行在SaaS平台上叠加了牌照、业务流程、端到端的产品体验和最佳行业实践,形成了微动力“SaaS+”平台。该平台帮助中小银行只需一次性接入后,即可为其客户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客户服务等。
在大数据技术方面,微众银行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多个业务场景,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多维分析与运用。搭建了精准营销与智能运营平台,完成全渠道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搭建了金融级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提供高效的数据集成、中转、存储和计算服务以及丰富的功能工具与数据视图;推出基于舆情的贷中风控平台,实现定制化的贷前快速准入和贷中贷后全流程风控及监控等功能;构筑了监管报送和反洗钱应用平台,具备海量数据处理与弹性扩容能力。
由于微众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微众银行于2017年11月顺利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成为国内首家且迄今唯一获得该资质的商业银行。(方亚强)
新闻推荐
新浪财经讯10月30日晚间,中国光大银行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光大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3.55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