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张昕)一年一度的网购“双11”狂欢,不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也让各家保险公司瞄准了狂欢背后的商机。
今年的“双11”,天猫成交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135亿元。亮眼的成绩背后,保险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来自蚂蚁金服的数据,由13家保险公司提供的消费保险全天出单量达到11.3亿单,创下新的纪录。
记者在综合了淘宝保险、京东保险、险企官网官微等平台统计后了解到,今年“双11”有30多家险企参与到了消费保险的争夺中。
保险服务介入电商销售物流链
可以说,是网购消费让保险行业衍生出全新的保障模式。
从最早为了解决“退货谁出运费”的问题而出现的退货运费险,再到如今,“双11”消费保险覆盖质量、价格、服务品质、物流和商家经营保障等各环节,今年“双11”期间,蚂蚁保险联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0余家保险公司推出了6大类70种消费保险。
综合这70种消费保险来看,今年“双11”险企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已不再只是针对消费者,而是更多地介入商家销售物流链。
以一款“保价险”为例,消费者在下单购买后的15天内,如商品降价,则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差价理赔,核赔通过后,保险公司将差额赔付给消费者。同时,针对部分小商家在加大进货量之时顾虑商品囤积过期难销造成损失,“效期无忧保障保险”也由此诞生,对尚未销售出去的过期商品,可以申请理赔。
此外,一些电商平台还联手险企在选购、供货、配送、售后、维修方面分别面向买家与卖家设计出各种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目前,大部分商家都会为用户投保,交易链路中质量、价格、物流、售后等环节也都有保险覆盖。
大数据精算实现消费保险定价
天猫“双11”创纪录地实现了保险“单日出单11.3亿笔”,在蚂蚁金服看来,考验的不仅是数据处理能力,更是从数千万商家到保险机构之间所有链条的无缝衔接水平。
据了解,此次天猫“双11”的单笔保费最低不到1元,但保单出单量却达到11.3亿,以此计算,相当于平均每秒钟的保单生成量超1万单。
蚂蚁金服方面介绍,当用户拍下配有消费保险的购物订单时,会在无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蚂蚁金服的大数据系统通过算法的精算模型,根据买卖双方各自的退货率、商品类目和消费行为数据因子,便可实现不同的消费保险定价,保费与商品价格一起生成购物订单,再由用户完成支付。
当出现物流破损、货物出现质量问题等所有购物问题时,保险就会即刻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双11”当天的出单压力,之后可能出现的理赔环节也同样备受考验,不过,目前天猫的消费保险理赔也基本实现了无人工干预。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银保监局筹备组、北京证监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于9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