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ina Dietsche
本报记者叶麦穗
外资近期抄底动作不断。
11月末,安联集团宣布,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德国安联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注册地将设在上海自贸区,预计将在2019年正式成立。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控股保险公司落地,将给国内保险业带来怎样的一股新风?12月4日,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公司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运营官BettinaDietsche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化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技术趋势正在不断深入影响保险的价值链。”
人工智能将改变企业人力现状
“目前的商业保险公司正通过创新数字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地域或业务线,借助数据和分析来提高业务效率和效益。同时,它们纷纷转型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由数据所驱动的企业,并通过投资和合作伙伴关系立足于新的生态系统。”Bettin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她认为,技术趋势正不断影响保险的价值链,其中,数字化客户和渠道、智能运营、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开放的生态系统、转型云端都是关键趋势。“保险业需要在理解和拥抱新技术与数据以提高效率的同时,积极为消费者提供新产品及服务。”
Bettina认为,未来的数字化蓝图是:对标准保单与合同管理工作而言,将由客户直接主导,流程将很大程度上自动化;数据主导的风险分析及外部数据的使用,将极大改变核保方式;理赔处理将依赖数字化工具和预测性分析,某些产品甚至能靠物联网工具及数据加工直接报案;集成数据架构及数字化支持工具也将彻底代替大部分重复性的手工任务,并提供全面的洞察以帮助决策。
据Bettina介绍,目前安联已在位于中国、印度及罗马尼亚市场的共享服务中心使用了近100个机器人,在减少90%处理时间的同时实现了“零出错”,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更快的处理和更高质量的结果。
Bettina表示,未来的保险岗位将实现预见性核保和预测性建模,并进一步减少系统数据录入时间,转为进行更深入有效的分析。
她判断,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使企业的人力现状出现大幅改变,其中16%的岗位将为人工智能取代,具体到金融行业,这个数字则上升到23%。
Bettina认为目前这一趋势日趋明显,不过在她看来人工智对于就业机会或许不是坏事,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使现有工作岗位设定进行调整,以确保员工可以提升技能,或是可以吸引合适的人才加入。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会创造很多的机会。“它们将产生一些新的岗位,而不仅仅是威胁;当然,可能部分人会受到影响。但安联更看重的是新机会,它有助我们对未来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
自建代理人模式或逐步退出市场
未来的保险岗位将是怎样的?Bettina认为,过去核保和理赔工作很多都是以纸张为主,靠收集数据而不是翻译数据,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所使用的工具多是孤立的,而非互联的。随着新技术未来在理赔与核保领域的运用,这个情况将有所改变。我们可以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性建模,自动化流程。最终意味着工作方式将有所变化。
目前市场上,不少初创的保险公司已经放弃自建代理人模式,有的保险公司甚至计划转型为纯粹的产品生产商,这种模式是否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Bettina认为这很有可能。数字化初创公司未来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大型保险公司合作,前者利用后者的经验等资源;第二种是和服务提供商合作,这是另一种新趋势。此外,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例如亚马逊、谷歌等,也在考虑推出保险产品,这对传统保险公司而言将是新挑战。
安联在2014年正式将数字化转型提上日程。当时,安联首次设立了“全球数字官”的职位。“这是第一次让整个公司意识到我们需要不同的思维,用不同的方式去设计产品,并将客户放入到产品设计中。”Bettina说。
之后安联开展了相应工作,将数字化能力运用到所有分支机构的日常工作中。截至目前,安联所有的机构均拥有数字化能力,并逐渐进行数字化转型。
区块链也是未来保险行业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目前安联在区块链方面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比如,在支付模块,安联关注到银行、企业、客户以及代理人之间的付款过程可以形成闭环,加入区块链技术后,支付过程更加快捷、透明和安全。
Bettina认为:“区块链将颠覆传统的支付流程和合同流程等,区块链在未来3到5年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许莉芸报道近期有媒体报道,多个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拟对辖区内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进行窗口指导,适度调控此类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