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科技金融之路”
度小满金融:2018年4月,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正式完成拆分融资协议签署,拆分后百度金融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主攻科技金融。
腾讯金融科技:2018年9月,腾讯金融正式改名腾讯科技金融。
京东数科:2018年9月,京东金融官方微博改名京东数科;11月20日,京东金融正式宣布升级为“京东数科”,京东金融、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少东家都成立独立子品牌。
蚂蚁金服:2014年10月正式成立后一直在开展科技金融相关业务。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上周,腾讯金融科技宣布对西安地铁线网闸机完成改造,帮助当地地铁全部实现微信扫码过闸;京东数字科技与香港城市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发起设立“京东数字科技——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科技与工程联合实验室”。而百度的度小满金融和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也在“去金融化、用科技做服务”的大路上迈步向前。
有熟悉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创新趋势可以预见,“BATJ”四大巨头在涉足互联网金融时,将更多地依靠基于各自优势输出的“服务”开拓金融科技业务。
争做不同金融场景“助手”
腾讯金融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月初西安地铁乘车码全量上线,所有闸机均支持微信扫码。为何腾讯科技金融选择为西安地铁打造乘车码?据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近日发布的《国人智慧出行报告》显示,西安的智慧出行普及指数排行全国第一,西安的乘车码使用率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
与腾讯金融科技在城市层面的合作相似,京东数字科技上周与香港城市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京东数字科技——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科技与工程联合实验室”,双方计划在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合作。今年8月,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就曾表示,“香港作为大湾区的金融重镇,京东数字科技当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在金融和数字科技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与传统银行合作也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看重的突破点。早在去年,度小满金融便与南京银行展开初步合作,在合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已经共同服务了150余万用户。今年10月,度小满金融与南京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度小满金融宣布,目前每天的放款额已经达到10亿元。据了解,度小满金融与南京银行主要在支付结算、普惠金融、零售金融、公司金融等九大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市场、政策等原因迫使转型
记者观察发现,度小满、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科技、京东数字科技这四个具有科技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今年以来明显加强了科技金融服务的输出。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行业政策和科技巨头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属性影响了上述平台的企业发展走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11月上旬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金融业正在快速融入金融科技的元素,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金融科技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将引发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国家多项政策均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了更多规范化要求,早前从科技巨头内部独立除出来的平台更纷纷回到科技巨头“怀抱”,借助关联企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基础,“生产”迎合市场所需的金融科技内容。
围绕“BATJ”优势展开布局
风云资本创始合伙人侯继勇认为,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转型做科技金融,更能发挥其科技优势,“由于各自背后的科技巨头优势不同,其发展科技金融的业务侧重也有所不同。”侯继勇称,腾讯和阿里巴巴旗下有多款应用产品,合计用户量数以十亿计,腾讯金融科技和蚂蚁金服也对用户大数据有深度分析,“腾讯和阿里巴巴目前在移动支付上动作频繁,双方也经常发布用户画像下的消费报告,这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都有所帮助。”最新一季度的腾讯财报显示,腾讯线下移动支付服务乘车码小程序在全国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覆盖城市超过了100个。
2018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一系列核心数据显示,度小满已与50多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共同深耕消费金融,扶持小微企业经营,已累计放款超2500亿元,为合作伙伴创造的利息收入累计超50亿元,不良率低于业界平均值。业内人士分析,度小满主攻传统银行所需的金融业务,与百度公司强大的搜索能力有很大关系。
另外,京东数字科技借助京东商城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表态将全面深入与各类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合作。
观点
金融科技公司在协作下更能发挥技术优势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的金融需求非常大,所以金融科技会有很大的市场,“靠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单打独斗"很难做出很多的贡献,我理解的双赢模式是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紧密合作,发挥双方的优势。”朱光举例时提到,百度上每天有几亿人次搜索,因此派生出巨大的金融需求,这催生出良好的金融场景。“基于风控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加上场景就能生成好的资产,优质的消费金融资产,促进了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朱光同时认为,要解决日益增加的金融场景下消费者需求,单靠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都不容易解决,“因此50多家银行、消金公司和我们一起去共同发展消费金融。”
新闻推荐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记者马先震)近日,中信银行泉州分行原行长李耀东受贿案发回重审。11月29日,福建泉州中院二审裁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