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债为银行补充资本提供重要渠道 专家认为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周琰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专家认为,为保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本金,此举可大大缓解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
2018年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需达到11.5%、9.5%和8.5%;其他银行需达到10.5%、8.5%和7.5%,这一数值较2017年年末均有所提高。面对新的资本监管指标,各家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强烈。但面对资本约束的日趋严格以及自身资本的快速消耗,从年初到年末,各家上市银行资本补充的动态不断更新。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本补充渠道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可分为内源性补充与外源性补充两大渠道。其中,内源性补充主要依赖银行每年留存收益以及部分拨备;外源性补充主要有IPO(首次公开募股),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Perpetual Bond)、二级资本债等方式。除尚未发行永续债外,其他方式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可行渠道。
据马骏介绍,永续债是一种无固定期限或到期日为机构清算日,具有一定损失吸收能力,且可计入银行其他一级资本的债券。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可通过债券市场实现资本补充,支持其资产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全球发行的其他一级资本(AT1)工具的总规模接近1200亿美元,其中超过80%为永续债,发行人涉及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2个国家或地区,是当前国际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主要手段。
马骏认为,金融委此举意味着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启动了新一轮的银行资本补充,这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振我国的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具有杠杆效应,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鼓励银行信贷增长、‘影子银行’回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资本金是银行扩张信贷的基础,也是应对风险损失的屏障。资本金是银行最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及时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可多倍撬动信贷增长。”马骏表示。
同时,马骏认为,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一是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鼓励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三是有利于解决银行股权投资的瓶颈,提高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性,推动债转股等工作的开展。四是有利于减轻金融机构依靠资本市场融资的压力,促进债券市场发挥企业融资功能。
马骏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补充银行资本是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尽快补充银行资本,有助于发挥银行资本的杠杆效应,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与此同时,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信贷扩张能力恢复,也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尤其是对银行股的信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中资银行主要通过优先股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推出永续债具有积极意义。
“推出永续债首先可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熊启跃称,目前,其他一级资本全部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方式单一,永续债将为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供更多工具选择。银行充实资本实力,有利于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地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可丰富境内债券市场品种,推动境内债券市场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和不断创新,境内债券市场品种日益丰富,形成了包括金融债、资产支持证券、短融、中票在内的多层次债券体系,满足了不同发行人的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商业银行永续债将是继2013年推出二级资本债券后,银行在境内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又一次创新,对于完善境内债券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熊启跃表示。
“最后,推出商业银行永续债可以吸引境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熊启跃进一步分析称,从国际实践来看,永续债在税务抵扣、发行流程、准入门槛以及投资者等方面优势显著,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都青睐发行永续债,国际投资者对永续债更为熟悉。目前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外资规模已接近两万亿元,发行永续债可以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新闻推荐
明年起大额交易报告覆盖至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 单日交易过5万需上报 不影响个人支付体验
图/视觉中国羊城晚报记者戴曼曼马化展继银行后,包括微信、支付宝等在内的非银支付机构需要对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