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晶晶) 1月18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正式获得银保监会批复,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50亿元。这是2019年开年以来首家获准发行资本补充债的险企。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曾在去年6月发表公告表示,拟在未来三年发行不超过80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用以满足长期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保持偿付能力的充足。选择在1月这个时间节点发债,业内人士指出,可能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有关。险企在此时发布资本补充债,可以较低的利率来募集资金。从中国债券信息网的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10家发债的险企的票面利率在5%上下浮动,但从最近一家发债的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来看,票面利率4.80%有下行趋势。
除了赶上低利率的利好以外,由于目前正值险企开门红期间,业内人士指出,及时发行资本补充债能够有效补充开门红产品对于险企资本金的消耗。“某些险企开门红年金产品对资本消耗较大,趁着低利率环境发债能够有效补充资本。”有精算师对信息时报记者如此表示。
据记者了解,今年开门红,仍有不少险企主打定价利率为4.025%的年金保险,只是会对产品销售进行一定的限制。而中国人寿主打的“年金+万能”保险产品组合,所搭配投保的万能型终身寿险的预期结算利率,最低也达到4.025%的利率上限。
“这种年金在偿付能力计算上是亏钱的,卖得越多偿付能力下降得越快。随着产品销售的持续,偿付能力很有可能被快速拉下来。而对中国人寿这种上市险企来说,偿付能力大幅波动并不是好事,为此,选择发债来及时补充偿付能力,就能把偿付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述精算师指出。
从中国人寿发行的2018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该公司的偿付能力还算充足。2018年3季度末,中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62.17%,远远高于监管设定的50%和100%的偿付能力红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斌北京报道导读“2019年随着人民币加入指数,预计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配置规模稳步提高。”德意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