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被认为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盘活无形资产、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
“中山模式”树立国内标杆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依旧成为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发力点。而在中山,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也让本地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了自主创新能力。
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的有效创新融合,2017年光大银行联合中山市知识产权局、中山中盈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中山市云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同推出了“中山市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对在中山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符合中山市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后备企业以及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等机构提供授信支持,有效盘活了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创新了融资模式。专利质押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融资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该业务已被定义为“中山模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中山市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早于2017年2月就曾发布了《关于引入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完善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的通知》,要求辽宁、山东、广东、四川四个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省份引入“中山模式”的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完善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并前往中山调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上到下的大力支持
2017年12月份,光大银行下发《关于成立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部的通知》,宣布普惠金融部正式成立。目前,光大银行39家分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37家分行成立了普惠金融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正是由该部门主要负责。
光大银行采用普惠金融专项信贷制度。无论信贷额度是否紧张,从总行到分行,给予普惠金融专项额度支持,专门用于普惠金融贷款的净增投放,确保普惠金融业务足额有效投放。
为了使各分支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有足够的重视,光大银行从总行层面健全完善了经营激励方式,推动分行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风险容忍和相关人员的尽职免责,保护经营机构和相关人员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王会超表示,中小微企业成长性很高,银行希望与企业一同共成长,银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银行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而通过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既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提高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贷款率。
在中山, 2017年该项目已实现投放32笔,金额合计8250万元。2018年光大银行继续通过宣讲会、线上媒体、线下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实现有效质押知识产权专利512件,在2017年基础上,新增扶持企业17户,共发放近亿元的贷款资金,助力更多的企业发展壮大。
中国光大银行中山分行供稿
新闻推荐
无锡银行1月24日晚间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9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9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