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压岁钱”最初的称谓是“厌胜钱”,也称“压胜钱”“押胜钱”。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小孩子身上的吉利品或避邪物的装饰品。由于大多数厌胜钱有花纹图案可供赏玩,所以收藏界也称压岁钱为“花钱”“玩钱”。又因很多厌胜钱上面的图案能反映古代民俗,所以又有学者称之为“民俗钱”。
最早的厌胜钱出现在中国的西汉,自魏晋南北朝,历经宋辽金元,至明清时,厌胜钱币的铸造和流传达鼎盛时期。厌胜钱分官方铸造与民间铸造两种,不过,绝大多数是民间私铸,因为厌胜钱的使用范围基本在民间。铸造厌胜钱的材质较多,金、银、铜、锡、象牙均有,但以铜质居多。从传世实物和典籍记载看,厌胜钱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如赞颂吉祥类的有“祝寿钱”“洗儿钱”“撒帐钱”,厌魅解厄类的有“辟兵钱”“八宝钱”,祈嗣求子类的有“男钱”“女钱”“秘戏钱”,嬉戏娱乐类的有“棋钱”“马钱”“灯谜钱”……就目前国内收藏界常见的藏品看,厌胜钱正面一般铸有吉祥用语,如“天下太平”“四季平安”“千秋万岁”“去殃除凶”“百毒不侵”等字;背面则铸有各种民间瑞兽祥鸟的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星斗、蝙蝠、鹿等,确实是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货币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厌胜钱正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贵。由于厌胜钱的身价不菲,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伪品厌胜钱。那么,如何去伪存真呢?从目前收藏市场上常见的伪品厌胜钱来看,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种辨别方法:观外形,真品色泽自然、细腻、光亮,文字、图案清晰,伪品则文字生硬,图案板滞,花纹不够生动,缺乏立体感,而且形制大小不一;看币质,厌胜钱虽有金、银、铜、锡等多种材质,但目前存世的厌胜钱还是以铜质居多,所以,一旦发现铜质以外材质的厌胜钱,藏家一定要谨慎待之;凭手感,真品铜质厌胜钱手感厚实、圆润,有自然锈渍,而伪品捏上去厚薄不均,尤其是币的四围,圆者不圆,方者不方;真伪对照,在收藏厌胜钱时,最好手中拿一枚真品去当场比对,在放大镜下,真伪立辨。
厌胜钱因为其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而受到广大钱币收藏鉴赏爱好者的喜爱。琳琅满目的厌胜钱为后世研究、考证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及民风民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春节期间,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压岁钱时,不妨收藏一些真正的“压岁钱”。
钱国宏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最高检15日消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涉嫌受贿、贪污、重婚一案,由国家监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