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文
财经网讯
2月21日,财经网接到爆料称,泰康人寿存在招聘欺诈、克扣薪资等行为。
据了解,2018年10月中旬,爆料人文女士(化名)通过boss直聘平台得到一家名为山西为尔康健商贸有限公司的面试机会,但文女士抵达面试地点得知,招聘方实为泰康人寿。在她正式入职后,面试时约定的人力资源助理岗位也变更为保险代理人。
文女士供图
文女士向财经网表示,她因人力资源助理的职位面试成功并于11月14日正式入职,从事两周的招聘工作后,就接到公司强制要求,“(泰康人寿)说我们需要有业绩,所以让我们打电话约客户,卖保险。”她补充道,“实际上变成了业务员,我做了一个半月,觉得不靠谱就辞职了。”
更令文女士感到气愤的是,此前所承诺的薪资待遇也并未兑现。“12月底我提出离职,元旦后回公司办理了离职手续。此后未能解决工资问题。”文女士介绍,在此期间,泰康人寿说辞不一,“以考勤不足没有底薪,需要申请来拖延时间,或者会说新人的考勤不足,将按天数发放工资,但最后也没有支付薪酬。”
同时,文女士表示,入职时签订的是代理人合同而非是劳动合同,“我们是入职半个多月之后才签的合同,签约时我和同事就发现这不是劳动合同了,但当时场面很混乱,主管也没有对这一点做解释。”
财经网随即联系泰康人寿集团品牌部相关人士,但截止发稿前并未获得有效答复。
根据此前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公司不得以混淆保险营销人员的职业性质和职位级别等手段误导社会求职人员盲目加入保险营销队伍。
但对于泰康人寿而言,“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招聘乱象早已屡见不鲜。据投资者报早先报道,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泰康人寿长安支公司多位保险代理人相继以泰康人寿北京分公司人事部的名义招聘数名在校大学生,并存在违规收取手续费、克扣薪资等行为。
然而时隔月余,泰康人寿招聘恶习难改,文女士再次遭遇与上述报道中相似的求职困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招聘乱象的屡禁不止和大量存在,破坏了险企、代理人及投保人三者间的信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也伤害险企品牌形象。“长此以往,将导致消费者对保险业的排斥与抵触,从而造成险企在招聘市场中的尴尬境地。”
新闻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2日共同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9)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