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文章强调
2月25日新华网评发表许航署名文章指出,近日“住宅项目规范”开始在住建部官网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引发广泛关注,有关“公摊面积将取消”、“房价又要涨”的解读和分析引发网民热议。
新华社评文章指出,“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光是弄明白其中一些概念已经有相当大的难度,更不用说逐地逐个亲手测量。因此,公摊面积也已经被一些媒体称为房地产市场“最不透明的一项指标”。近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攀升,部分开发商更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几乎每个购房者提到公摊面积,都有一肚子的抱怨,类似“花100平米的钱,却只买到一个70平方米左右的房”的吐嘈声不绝于耳,但似乎也无计可施。不仅如此,公摊面积缺少标准、管理混乱等问题,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的同时,还要在未来持续支出物业费等更多成本……由“公摊面积伤民”产生的各类矛盾已经损害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损伤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
文章指出,这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的征求意见,之所以引发网民关注和猜测,在某种程度上也普遍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稳定、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的迫切期待。“安居”是“乐业”之本,居住条件业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民生话题。从以前的“四世同堂挤一屋”,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单元楼以及日益完善的社区服务,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期待也越来越向着更宽敞、更舒适、更便捷、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房子的一砖一瓦筑起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承载了人民群众不断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人们期待着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房产调控政策之时,能正视相关问题,尽快出台配套行政法规,其中包括对公摊面积的规范,并积极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避免开发商“挖坑”,切实维护买房人利益,确保交易的公平透明。(喃喃)
新闻推荐
一二线城市购房标准不断升级 更多消费者青睐大户型、大面积、精装修
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需求被进一步挤压,房价上涨势头也被坚决遏止。从整体数据来看,去年一、二线城市多数“量缩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