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极有可能进入保持长期较低增速的阶段;全球经济格局将继续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将领跑全球经济增长。这些趋势性变化将会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近日发布《2035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展望》智库报告。其中分析中国将越来越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使中国经济转型将直接影响全球整体经济和主要国家经济走势。据世界银行数据测算,2012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美国为10%、欧盟为8%、日本为2%、中国达34%,超过美、欧、日贡献之和。如此之大的贡献意味中国经济的波动将直接导致全球经济的波动。二是中国将成为全球化未来进程的重要维护力量。与欧盟的分裂和美国的主张保护主义不同,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正在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同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三是中国将成为完善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当前,完善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日趋紧迫。面对这一局面,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巩固和完善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了先进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报告结论显示,全球经济极有可能进入保持长期较低增速的阶段;全球经济格局将继续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将领跑全球经济增长。这些趋势性变化将会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
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和较低增速将影响全球的稳定。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追赶,全球的经济力量对比将继续发展变化,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资源、环境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全球经济的稳定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需要做好相应的应对之策。
发达国家经济的较低增速将给中国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一直是中国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因此发达国家经济的低速增长必将影响中国产品出口的需求;而且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带来的高失业等压力也会加剧其对于中国出口的抵制,相应的贸易摩擦也会加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纷纷推出再制造业化,吸引国际资本回流;而且中国产业的升级也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过去的互补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关系,因此未来中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将不断加大。
中美经济体量相对变化为中国处理好中美关系提出更大挑战。未来15~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一大国。历史经验揭示,大国之间经济赶超往往会带来一定冲突。未来如何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仍然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和全球产业的进一步转移,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将有望加速发展,其市场也在不断壮大。这一方面将为中国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合作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也给未来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
(执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建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访问学者朱博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翟少辉“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未来竞争一定会到来。”谈到XR应用,以色列OrCam公司CEOZivAviram不久前接受21世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