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小米发布了2018年的完整财报,而在此前,格力发布了2018年的业绩预告。两家公司的成绩比较,因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创始人雷军5年前的一个“赌约”而备受关注——5年前,在一档媒体节目中,董明珠与雷军“打赌”,赌10亿元,看谁5年后的营收可以胜出。
按照小米发布的财报,格力电器营收胜过小米,已是定局。这样一来,雷军就输了当年的赌局,也就是“输了10亿”,这样一个充满话题性的事实,成为很多媒体的“头条”。不过,如果抛开董明珠与雷军的网红特质,抛开格力与小米两家知名企业“剑拔弩张”的“争斗”,这10亿“赌局”,实际折射的是时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主题。
仅仅是五六年的时光,格力从一个人人皆知的空调企业,到当下董明珠所说的“格力已不是一个空调企业”;而小米则从一个互联网手机的创新者,到构筑生态链的领军企业。5年前,董明珠与雷军“打赌”时,可谓是制造业阵营与互联网企业阵营,甚至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垒和竞争,但5年之后,当所谓的“赌局”“揭盅”,其实恰恰反映的是这5年来,制造业与互联网的不断“握手”融合及双方关系的变迁。
这5年来,格力不断布局新的产业板块,譬如装备制造、手机等,而小米也不断扩大外延,小米空调、小米电视等逐个“露出”。这个过程中,“多元化”成为关键词,而伴随着多元化,以拳头产品为核心的生态布局也成为必然趋势,于是,生态圈中的产品互联互通就成为了关键。无论是格力还是小米,智能终端生态的构筑都是重要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制造企业,如TCL、华为、格兰仕、美的等,都必须在互联上进行大量的投入,其本质,就如TCL智能终端业务群CEO王成所言,“我们不会变成一个互联网公司,但我们可以变成一个互联网化的公司。”
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5年,他们也不断加速走入线下,寻求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不,小米与TCL战略合作愉快,更是入股了TCL,阿里亦入股了苏宁电器(现在的苏宁易购),而面对国家大力推进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腾讯等诸多互联网企业都积极拥抱中小制造企业,积极为互联与制造“握手”提供解决方案,期望带来又一次生产力的跃进。
去年年底,当被问及如何拿到赢下的“10亿”时,董明珠微微一笑称“这是伪命题”。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脚——“伪赌局”实谓“真融合”。
南方日报记者姚翀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戴福钿)近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集团去年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约为3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