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国际收支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愈发凸显,但也有部分观点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表示担忧。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回应有关对外开放与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时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已可以应对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易纲表示,自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执行得比较稳健。
从国内物价看,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从汇率看,人民币是强势货币,20多年来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升值了大约30%,对美元升值了20%多。从资本流入流出和国际收支平衡看,2007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2018年降至0.3%,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下,我们有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等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能力防控风险,我认为已经可以适应金融业对外扩大开放的需求。”易纲称。(第一财经)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下一步重点在哪?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4日说,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针对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