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石尔实习生张健3月27日,快手在京发布了“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快手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张帆表示,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将首批在湖南湘西、贵州雷山、四川凉山试点选取非遗带头人,为其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全方位支持其发展。
据介绍,“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主要分为“教育+加速器+社区模块”三个部分。接下来,将发掘50名乡村非遗传承人,入选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并为其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和品牌资源等。此外,还将落地5个非遗传承工作站,打造5个依托当地非遗土壤和传承文化的非遗品牌,为当地更多普通的非遗传承人提供非遗就业机会,帮助非遗活化和传承。
90后成非遗传承传播主力军
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主要以中老年群体参与的传统印象不同,当天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短视频平台上非遗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同时,短视频观看用户的年轻化,也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更是为非遗的传承演绎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快手端内视频发布数量排名前十的非遗内容里,秦腔有94万多条,秧歌79万多条,面人52万多条,豫剧43万多条,其他还有火把节、庙会、竹马、象棋、晋剧和玉雕等,其中不乏年轻创作者。
年仅7岁的小神童唱戏阿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剧的小小传承人。爱好唱戏的他被妈妈录下来发到了快手上,现在已有80多万粉丝。对很多快手老铁来说,每天听阿杰唱戏,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典型代表,“浪漫侗家七仙女”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在快手上持续发布以贵州侗家传统文化和村寨生活日常为主的短视频。唱侗歌、织侗布……展现来自黔东南侗寨原生态的非遗文化。现在贵州“七仙女”在快手上拥有15.4万粉丝,每天仅直播收入就达到1500元左右。
快手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在快手,每3秒钟就诞生1条非遗视频。2018年,有252万名用户在用快手记录非遗内容,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用户占到了63.8%;他们共发布了1164万条非遗视频内容,累计共获得250亿播放量,收获5亿次点赞。
七成以上非遗项目“触网”
张帆表示,在短视频时代到来之前,中国千千万万的民间手工匠人,他们或许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但是他们和他们的技艺鲜有人知。短视频的传播缩短了手艺人和潜在传承人之间的距离,也为这些埋头专注手艺的匠人打开了通往市场的大门。
数据显示,目前的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快手涉及的非遗项目多达989项,比例达72%。
张帆表示,快手正促进非遗知识付费市场化,使非遗传承人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同时,影响更多潜在传承者。
据介绍,快手课堂是快手于2018年中推出的老铁学习服务平台。“传统文化”是快手课堂收获最多惊喜的板块。快手课堂里的非遗老师多达67位,总共开设了502节非遗课程,覆盖粉丝量达787万人,超3万付费学习者。
新闻推荐
新华社莫斯科3月27日电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莫斯科巴斯曼区法院27日裁定将日前被拘的俄联邦政府前协调开放政府活动部长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