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前)在议会下院进行首相问答。 新华社发综合新华社电英国议会下院27日经投票表决,正式确认推迟原定于本月29日的“脱欧”。目前“脱欧”最终期限仍未确定。
英国议会下院27日就退出欧洲联盟事宜的第一轮“指示性投票”未能找到“最大公约数”,当天表决的8种方案均遭否决。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同一天向保守党议员承诺,只要“脱欧”协议能获议会下院批准,她愿提前卸任。
【议会乏共识】
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当天以书面投票方式,对8种“脱欧”方案作“赞成”或“反对”选择。表决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种方案获得多数人支持。其中,把“脱欧”协议诉诸全体公民投票、“脱欧”后与欧盟构建新关税同盟和最大反对党工党版“脱欧”方案获得至少200张赞成票。路透社注意到,前两种方案所获支持多于“脱欧”协议本月12日第二次表决时。
议会下院议长约翰·伯科说,同意议员们4月1日作第二轮辩论,这一进程没有理由不再继续。28日表决旨在“筛选”一些选项,从中选定“最受欢迎”选项。
议会下院当天唯一通过的事项是,同意把“脱欧”日期从现有法律规定的格林尼治时间3月29日23时改为5月22日22时或4月12日22时。表决结果为441票赞成、105票反对。
【首相愿辞职】
特雷莎·梅同一天在议会下院另一个会议厅告诉大约300名保守党议员,“已清晰听到议会党团呼声,知道大家在"脱欧"第二阶段谈判时想用新策略、新领导人,我不会挡路”。
她已准备早于原定计划辞任首相,没有明确辞职的具体时间。如果“脱欧”协议获通过,她应在5月22日以后卸任党首,在保守党选出新党首后辞任首相。5月22日是英欧最新商定的“有协议脱欧”日期。
国际观察
这场政治赌局中,没有赢家
分析人士认为,“脱欧”死结难解,英国提前大选的可能性增加。距离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已逾千日,“脱欧”实际已沦为利益斗争的工具。在“脱欧”这场政治赌局中,没有赢家。
遭“绑架”
用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是否“脱欧”是英国一系列政治赌局的开始。许多人在投票时并非投给英欧关系,而只是要用手中的选票表达对现状和建制的不满,寻求改变,而不管这种改变会让国家和社会走向何方。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支持和反对选票比例接近,这就注定会在英国掀起一场对垒,而对垒双方又势均力敌。英国政府试图找到一种“能团结起全英国”的“脱欧”方式,但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脱欧”公投以来,是否“脱欧”以及如何“脱欧”始终没有取得相对统一的意见。“脱欧”沦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工具,英国执政党内部和不同党派之间屡屡上演“为反对而反对”,政府和议会陷入对立,舆论和民意被撕裂。
无赢家
“脱欧”给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不小打击。
“脱欧”导致英国国内政治面临危机,不仅削弱了首相和执政党的权威,也使民主制度遭受质疑。英国舆论开始讨论,当代议制民主遭遇“脱欧”这样程序复杂、利益多元、博弈激烈的政治事件时,是否出现了失灵。从经济上看,“脱欧”为英国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一些依赖欧洲地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产业与企业撤离英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自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金融服务业约有至少1万亿英镑资产和7000个工作岗位正从英国转移到其他欧盟国家。此外,英国智库“新金融”本月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应对英国“脱欧”,有275家金融机构确认已经或计划从英国撤离。而欧盟也要承担“脱欧”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包括贸易关税、跨境货物贸易、产业链等方面的损失。英国一家智库调研认为,如果英国“硬脱欧”,欧盟27国或因此要共同承担995亿英镑的损失费。新华
新闻推荐
海南省近期提出鼓励存量商品住宅用地转型利用和处置盘活、解决招商引资项目配套商品住宅用地遗留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