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邱清月
两周前,全通教育一则收购公告在财经自媒体圈引起热议,3月31日晚该事件又有了新进展,全通教育拟作价15亿元收购吴晓波旗下的杭州巴九灵96%股权。受此消息刺激,公司4月1日复牌后即被巨单封死涨停。截至收盘,仍有近13万手买单封板,换手率仅为0.28%。
全通教育收到问询函
就在公告发布后不久,深交所就针对此事发来问询,涉及8个问题。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巴九灵是否需要获取网信办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旗下各微信公众号是否有关联公司、内容是否主要为原创等问题。此外,也对巴九灵业务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否炒作股价等方面展开详细问询。
资料显示,全通教育是一家提供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包括教育管理应用、教学应用和教育云资源库建设,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学习资源等产品。在其主营业务中,没有发现与媒体和财经有关的业务。
同时,公司业绩快报表示去年营收8.33亿元,净利润亏损6.21亿元;2017年营收10.31亿元,净利润6629.1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股此前是有名的“妖股”,股价最高时达到467元,比茅台还高,现在市值仅为当时的一成。今年自2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近55%。
自2015年以来,全通教育陆续收购继教网、西安习悦、河北皇典等多家公司股权,累计确认商誉14.25亿元。2018年,公司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6.43亿元。此次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前期各次并购的实施情况,核实说明本次并购决策是否审慎。
此外,全通教育实控人陈炽昌夫妇与多名高管近年来多次发布减持公告,同时还通过股权质押套出大量资金。截至2月15日,陈炽昌将其98.46%的股票进行了质押,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第二大股东全鼎资管所持公司股票已全部质押;林小雅质押其所持有的81.9%股份。
吴晓波出售后动向?
公告披露,巴九灵是一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文化教育企业,2017年和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7亿元、2.32亿元,净利润5015万元、7487万元,去年净利润已高于全通教育。对此,公司表示,通过此次重组将新增泛财经领域知识产品及培训服务,突破以校园为基础的业务场景和业务范围,进一步丰富自身在教育产业链中的布局。
交易完成后,全通教育实控人陈炽昌、林小雅夫妇直接持有及通过全鼎资本与中山峰汇间接控制公司的股份比例变更为26.69%,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吴晓波和邵冰冰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全通教育10.35%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组上市。
不过,大家更关注的是吴晓波本人在出售巴九灵之后的去向。深交所在问询函中也特别要求核实说明吴晓波个人影响力对交易估值的影响,本次交易的实质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
众所周知,《吴晓波频道》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公众号中的课程《每天听见吴晓波》,180元成为会员,每天听吴晓波讲解5分钟财经热点等。还售卖980元的系列课程,都和吴晓波的宣传效应有关。
不止公众号,巴九灵还推出了“吴晓波频道APP”,里面交易货币叫“波豆”,看名字就发现这些收入都与吴晓波本人紧密捆绑,当吴离开巴九灵之后,还会有粉丝为此买单吗?
对此,公告中提到,吴晓波承诺本次交易完成后,任职不少于五年,此外,还要求高管团队及核心人员任职不少于三年,在巴九灵服务期间和离开巴九灵后两年内不得从事与之相同或竞争的业务。
深圳前海国丰优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少华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收购不排除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去年年底,一些上市公司因为胡乱收购导致商誉减值,引起市场担忧。同时,该股有“妖股”的前科,短期来看会跟风上涨,但是长期来看,和当初神坛跌落一样,大涨之后就是一地鸡毛。
一位不愿具名的自媒体业人士表示,吴晓波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可能是在保护自己的创业成果。在自媒体圈,文章容易触及“红线”,动辄就会被封号,把公众号装进上市公司也代表了另一种安全。在这之后,《吴晓波频道》可能就是“无晓波频道”了。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记者徐珊珊3月28日,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昨日,新东方在线股价上涨9.07%,报收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