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
克尔瑞、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居者察于未萌
今年三四月份房企发债动作频频。仅在4月8日和4月9日两天,就有恒大、融创先后发行了共计27.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拉长时间维度,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3月,8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204.7亿元,环比上升18.5%,同比增长13.7%。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房企融资迎来“小阳春”?
本地核心房企纷纷融资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三月以来,克尔瑞公布的一季度全口径销售排名前五的房企均已发债。而在这TOP5房企中,在深圳项目比较多的是碧桂园、万科和恒大。业内人士表示,恒大和碧桂园的融资成本较高,但由于规模较大,运营稳健,整体风险不大。
另外还可以看到,进入4月仅一周,禹洲地产、中骏集团、华侨城、碧桂园、新城发展等房企均已率先完成优先票据或公司债的发行或上市,且融资成本均不超过10%,最低仅为3.88%。
融资成本基本告别两位数
为何大量房企均选择在三四月发债呢?与融资环境、融资成本以及即将到期的大量债务有关。
克尔瑞指出,3月房企融资环境延续2018年11月份以来的气氛,房企融资活动较活跃。其次是融资成本降低。据21世纪经济报道,3月份房企的融资成本基本告别两位数,主流房企的境外融资成本在6%-8%之间,境内发债成本多在5%以内。克尔瑞也指出,单月来看,2019年3月房企境外债券融资成本6.77%,达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值,主要由于本月融资能力较强的一些房企,如万科、保利发展等本月发行境外债较多。
克尔瑞还指出,本月所有梯队的房企融资总量均实现了同比上涨,主要由于2018年年初以来央行先后五次降准,加强银行间流动性,房企抓住融资环境较为宽松的窗口进行融资,以及由于债券陆续到期,房企发债意愿较强。
今年是房企债务到期高峰期。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到期偿还规模达3711.93亿元。面对到期债务,“借新还旧”和“加快销售”成为大多数房企的选择,然而现今受政策调控影响,一二线城市整体去化率不高。为了保障现金流和正常的拿地需求,不少房企选择发行债务。
观察
有利于“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房企的融资渠道全面开闸,主要集中于境内外的债券融资。在当今一二线商品房去化率不高的情况下,开放房企融资渠道,能保障开发商正常拿地,有利于“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发债规模该如何把握?是否会有负面影响呢?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标普分析师AeonLiang曾在报告中指出,一些房地产商可能借助此次机会改善他们的资本结构并稳固业务地位,然而新发债规模超过再融资需求,新增债务增长可能会增加房地产商的杠杆并给评级带来压力。
南都记者陈蓉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太平人寿苏州分公司93名销售人员学历造假 责令改正并警告
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苏州银保监罚决字〔2019〕2号)当事人: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地址: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