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在科技领域的不懈努力,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不过,如果比较创新型企业家群体,我们与美国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只有1%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例平均为2%左右。缺乏创新型企业家是未来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的关键短板之一。应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和政策机制,培育能够滋养创新型企业家的社会土壤,使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1新时代呼唤创新型企业家
企业家是引领创新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与科技不同,其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没有商业化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不能称之为创新。而这种商业化价值的实现恰恰根植于市场机制,需要依靠创新型企业家的智慧和贡献。
新时代的企业家亟须转型升级为创新型企业家。我国企业家群体必须向成为创新型企业家的方向努力奋进,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企业家自身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从我国发展的内在需求来看,消费者需求特征正在从大规模、同质化走向高质量、个性化,企业家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需要更注重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2什么样的企业家才是创新型企业家
创新型企业家可以定义为:主导或组织研发及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或商业模式、开拓新市场等活动,创造市场价值的企业控制者和决策者。
市场机制和文化氛围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的关键。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不是靠自上而下的指令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相对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文化共同构成的“土壤”中滋养而生的。当然,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对创新型企业家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3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机制
一是建立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成长的市场环境。继续实施稳定房地产市场、整顿金融领域秩序等大政方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对创新活动的市场内在激励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给创新型企业家更大的竞争空间,使他们能够通过参股和参与管理等方式获得帮助提高国有资本效率的机会。二是落实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的政策。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提高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额度,加快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探索建立跨省份的知识产权法院。对各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尤其是针对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通过行政或司法渠道依法严处。
三是增加创新型企业家的参政议政机会。在国家重要会议中适度增加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家的代表名额。邀请创新型企业家更多地参与政策咨询和讨论过程,在创新政策制定中给予企业家更多的话语权。四是将“培育创新型企业家”作为人才政策重点之一。建议将“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纳入中组部和人社部人才规划和政策体系。组织实施“国内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开设专门培训计划和培训班,定期组织“创新型企业家”评奖。优化“海归”及外籍创新型企业家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服务机构,帮助来华投资或创业的企业家了解和申报优惠政策,办理移民、居住证、保险、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繁琐事务。
此外,逐步形成崇尚创新型企业家的文化氛围。正面宣传创新创业文化,要鼓励年轻人有梦想、敢于挑战、敢于创业,并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中。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田杰棠)
新闻推荐
英国“脱欧”再延半年 欧盟同意灵活延长英国“脱欧”期限至10月底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出席新闻发布会。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准备出席欧盟特别峰会。英国公民记者希金斯拿10日发布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