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欣)科创板跟投制度细则落地。4月16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以下简称《业务指引》)对战略投资者、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新股配售经纪佣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定价配售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安排。
对于科创板创新实施的跟投制度,《业务指引》中明确参与跟投的主体为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
参与配售的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应当事先与发行人签署配售协议,承诺按照股票发行价格认购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至5%的股票,具体比例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例如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5%,但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不足2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4%,但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发行规模20亿元以上、不足5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3%,但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跟投比例为2%,但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
另外,跟投股份的锁定期定为24个月,期限长于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其他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
《业务指引》还限定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投资者家数。具体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亿股以上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30名;1亿股以上且不足4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20名;不足1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10名。
另外,根据《业务指引》,科创板还将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
跟投制度促使科创板定价更合理
记者了解到,跟投机制的设立是参考韩国柯斯达克市场的制度安排。在制度设计的时候,有关方面也考虑到可能的利益冲突,设立了相应的规则,比如跟投方必须通过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跟投,认购比例为2%~5%,锁定期为两年,跟投主体不参与定价,只能被动接受。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此前表示,之前投行的习惯就是把上市公司送上去后,收到钱就结束了。但有了券商跟投机制后,券商的自投部门也会拿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而且份额还不小,这就意味着公司定价会在机构之间的博弈中趋向合理。之前对券商而言,价位定得越高,其收益相应的也会有变动,但现在如果定太高的话,自己部门配售的价位也会很高,这样的话,后续如果价格表现不好,券商自身也会亏钱,而形成一个博弈的过程。
还有分析人士表示,明确中介机构“保荐+跟投”,证券公司可通过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跟投,通过中介机构资本约束方式,可以消除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之间的利益捆绑,推动中介机构谨慎定价、保荐和审慎,防止短期套利冲动,倒逼券商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研究能力、合规风控能力,这是对过去“只荐不保”行业现象的一种纠正,通过券商跟投机制的设立,让券商在资本约束下做好前端把关工作,在作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同时担起责任来。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4月9日,桃李面包发布业绩快报称,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