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胡蓉
眼下,科创板已开始全天候专项测试。科创板正在路上,企业也开始了上市冲刺。然而,据媒体报道,自科创板申报企业材料获受理以来,部分保荐机构在制作申报材料环节已暴露出各种问题,更有保荐代表人因擅自修改招股书申报稿、问询函等行为领受纪律处分。
日前,上交所对保荐代表人万久清、莫鹏予以通报批评。二者受中金公司指派,在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擅自多处修改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经营数据、业务与技术、管理层分析等信息披露数据和内容,并由此同步多处修改上交所问询问题中引述的招股说明书相关内容。
招股说明书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中最重要的一份文件,企业的资质如何就靠它说明。敢篡改招股说明书,称得上是比财务造假更严重的欺诈行为了。这样的企业如果“带病”上市,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
A股市场之所以出现欺诈上市和违规行为,主要是监管后置和违规成本过低。当违规成本远低于圈钱成本,使得链条中的各方都有足够动力去冒险闯关。对科创板来说,这个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众所周知,科创板采取的是注册制,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注册制下,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这些中介机构,就是市场真正的“看门人”。管好“看门人”,就是在守住科创板的质量底线。然而,在上述处理中,涉事“看门人”得到的惩罚也仅仅是:两名保荐人被通报批评,中金公司被书面警示。
另据媒体披露,有第三方公司正开展科创板全套材料的外包制作业务,报价10万元起,甚至还能提供现场尽职调查的外包服务,合规性存疑。在“看门人”造假成本如此之低的情形下,科创板的大门能否守好堪忧。
对于造假行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一律采取严惩措施。美国资本市场采用注册制,一旦公司进入上市注册环节,无论上市与否,都将承担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如果在上市注册环节出现造假、欺诈,会被视为犯罪。美国安然公司2001年因财务造假,被美国证交会罚款5亿美元,最终宣告破产;曾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则因帮助安然造假,被判处妨碍司法公正罪后宣告破产。
今年3月,香港证监会宣布向四家外资大行瑞银(UBS)、渣打证券、摩根士丹利及美林,就担任上市申请保荐人时所犯缺失,共计罚款近8亿元。相较之下,证监会网站的保荐监管信息显示,证监会对保荐机构和保代开出的罚单中,处罚措施最多的就是“谈话提醒”“出具警示函”等。
今年两会期间,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曾表示,注册制改革万众瞩目、务期必成,在此过程中要着力解决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强化后端行政处罚的力度。现在,科创板说来就来,对“看门人”的责任监管也要赶紧跟上。
新闻推荐
其次,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我们统计了1995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一个数据:12.41%。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