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海祥
5月以来,市场持续维持震荡调整态势。在上证综指重返2900点下方之时,不少投资者感叹“一夜回到解放前”,再度质疑权益投资能否获取收益。记者统计发现,在此点位附近成立的基金其中80%实现了正收益;2900点附近定投权益类基金均能正收益。
统计还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过去七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达86.31%,远超同期上证综指的22.85%。其中,回报最高的5只基金都实现了250%以上的回报。
2900点权益类基金发行正合时
5月以来,市场持续维持震荡调整态势。在上证综指重返2900点下方之时,不少投资者再度质疑权益投资能否获取收益。
记者统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至2019年间在2900点附近成立的主动偏股类基金一共122只,其中80%实现了正收益,成立至今平均累计收益42.79%,平均年化收益5.16%。
如此说来,当指数位于2900点附近时,或是投资权益类基金的一个良好时点。而选择主动管理能力有突出优势的基金公司,则有机会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2900点定投权益类基金均能正收益
光大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崇文告诉记者,对主动偏股基金主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灵活配置型基金收益率计算截至2019/5/15,在进一步模拟测算后发现,在2900点以下一次性投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并持有至今,每一笔投资均可实现正收益,持有期收益率的平均值为53.5%;如果在2900点以下的区域坚持月定投中证偏股基金指数并持有至今,累计收益率可达54.39%,且每次定投均能获得正收益。
如此说来,当指数位于2900点附近时,或是投资权益类基金的一个良好时点。
偏股型基金近7年回报看好
近日A股短期表现也受到国际化进度的鼓舞,5月28日100亿资金的尾盘拉升也被解读为机构投资者的抄底行为。在市场人士看来,国际化进程对A股而言绝不仅是短期效应,长期而言,有助于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国内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
“指数过去一年以来涨幅十分有限,但我们的经济体依然保持6%-8%的年化增长速度。当前A股的估值优势依旧存在。”在金牛基金经理兴业多维价值拟任基金经理董理看来,在趋势不改的情况下,短期扰动产生过低的价值对投资来说会存在机会。
随着“房住不炒”政策导向的深入,房产投资效应递减成为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权益市场的投资机遇。记者梳理发现,权益资产确能产生赚钱效应。以全市场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截至2019年5月17日,过去七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达86.31%,远超同期上证综指的22.85%。其中,回报最高的5只基金都实现了250%以上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300%以上回报的两只基金均来自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家位于上海的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在业内称得上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兴全基金发行产品“精而不多”,成立以来只发行了24只产品,远低于同期成立(2000年~2005年)基金公司发行产品数量的均值(60只)。难能可贵的是,兴全基金以投研为核心的战略使得产品长期业绩稳居行业前列,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管理规模稳步增长。
新闻推荐
沪指在连续的窄幅震荡中结束了5月份的交易。尽管在5月第一个交易日大跌之后,沪指基本就在当天的收市点位2906点上下展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