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央行的操作意图明显,即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缩量续作流动性投放,适度抬升短端利率,打击结构性存款,抑制套利
文/《财经》记者张威 编辑/袁满
符合市场预期,央行继续缩量续作OMO(公开市场操作)。
6月8日上午,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在2.20%,与此前持平。数据显示,今日有5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实现流动性回笼3800亿元。
央行并未将到期的5000亿元MLF全部回笼,市场人士分析,6月以来央行的操作意图还是比较明显的,即有意缩量续作OMO,适度抬升短端利率,打击结构性存款,抑制套利。“不过,今天在到期5000亿MLF的情况下,只投放了1200亿OMO,还是延续了前期策略,不希望短端利率下降得过快。”
市场情绪略有紧张,Shibor多数上行,隔夜利率上行了30多BP(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表示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一次性续做,具体操作金额将根据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这给市场留下些许悬念。
某银行资金交易员向《财经》记者表示,6月MLF到期7400亿,央行至多等量续作,也有可能减量。“至于MLF的利率,降与不降的概率为四六开,综合人民币汇率、资金套利、房地产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创新工具等因素,个人略倾向于维持不变。”
数据显示,2020年1月-5月隔夜利率DR001月度均值分别为1.91%、1.60%、1.30%、0.99%、1.24%,6月1日-5日为1.69%。
新时代证券分析指出,疫情暴发后,央行为了托底经济和稳定金融市场,2-4月紧急向市场注入较大规模流动性,因此资金价格在较短的时间迅速降至历史极值,但5月中旬开始资金价格迅速回升,中枢明显上移。
新时代证券认为,关于货币宽松的预期有所调整,但不应过度。从总量角度看,5月以来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银行间资金价格的抬升,“短期投放大量流动性毕竟是稳定金融市场的权宜之计,目前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良好,社会融资增速显著回升,流动性投放已不再‘紧急’,那么资金价格应在疫情期回升至一个新的平衡,既不能回升到疫情前,也不必维持极低。”
银行银行理财可以最直接反应资金价格走势,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5月332家银行共发行了691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0%,较上期减少0.08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本月降准或将“落空”。考虑到半年季节性流动性压力,同时,他认为央行或将重启28天逆回购,并采取“逆回购+MLF”组合维持流动性和市场利率稳定。下阶段看,利率债和信用债的集中发行,对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仍将带来较大影响,全面降准仍然可以期待。
6月初,央行再次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两项新的政策工具和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这些政策无论从性质上和规模上都谈不上量化宽松。“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为此,机构指出货币政策宽松还没有根本逆转,仍存在降准降息可能。上述资金交易员向《财经》记者表示,货币政策宽松格局并没有改变,毕竟当前经济压力还这么大,需要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降低政府债券融资成本。
瑞银宏观预计最新预测指出,预计二季度GDP增长将环比大幅反弹,不过同比可能依然小幅下跌。同时维持2020年GDP增速为1.5%的预测不变,不过,消费者情绪偏谨慎,以及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供应链受阻等因素可能给国内经济的反弹带来一定下行压力。为此,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准50个基点、下调MLF利率20个基点,并下调基准存款利率最多25个基点。
新闻推荐
地处经济蓬勃发展的长三角,金华银行资产规模逼近800亿元,但盈利能力呈连续下滑态势。近年来,金华银行屡因违规被罚,还一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