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2月19日电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财政部近日制定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地方财政部门应当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新增债券、再融资债券、置换债券发行规模不得超过财政部下达的当年本地区对应类别的债券限额或发行规模上限。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根据项目期限、融资成本、到期债务分布、投资者需求、债券市场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债券期限结构。
《办法》明确,地方财政部门应当统筹债券发行、财政收支和库款管理等,结合资金需求科学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与往年相比,今年地方债发行的一大特点是超长期限债券大幅增加。截至11月底,今年地方债发行期限在15年及以上的合计约3万亿元,占同期地方债发行规模的比例相比去年全年提升28个百分点。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财政部将会组织协调地方债发行节奏,预计明年地方债供给相对均衡,带来的冲击也会相应减弱。今年地方债发行期限拉长,特别是超长债发行明显增多。预计明年10年期限以上超长债供给减少约7000亿元,10年期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整体也呈下降趋势。
《办法》还对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要求。例如,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有关规定,及时公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安排、债券基本信息、本地区财政经济运行及债务情况、债券信用评级报告等。专项债券还应当全面详细公开项目信息、项目收益与融资平衡方案、债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情况、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意见,以及对投资者作出购买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信息。
新闻推荐
2020银行零售业务盘点:建行利润超工行,招行、平安为股份行双杰
对银行业零售业务而言,2020年是波澜起伏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近年依靠零售业绩发力提速的不少银行,在上半年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