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热点 今日股市 金融信息 产经信息
新岭南 > 财经 > 今日股市 > 正文

科伦药业高负债下扩张不止 分拆川宁生物谋上市

来源:投资者网 2021-03-25 07:11   http://www.kcqsx.com/


输液龙头科伦药业最近在忙两件事。一个是分拆川宁生物上市,一个是在新药平台做股权激励。

今年2月8日,科伦药业公告收到两位副总经理王晶翼、葛均友的辞呈。不过,两位副总离职后,依然担任科伦药业的子公司博泰生物、科伦研究院的相关职务。

作为输液龙头,市场一直讨论科伦药业的高负债问题。实际上,科伦药业的负债攀升,源于近些年不断扩张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如抗生素中间体、创新药等。

2019年底,分拆上市细则正式落地。资本市场打开一道门,科伦药业就拟分拆扩张平台上市。旗下负责抗生素中间体的川宁生物,刚达到创业板盈利要求的“标准一”就有意IPO;负责新药研发的两个平台,也不断进行员工股权激励。

不过,川宁生物的盈利受制于产品市场价格,至今未完全恢复到2018年高点的业绩水平。新药研发平台虽有仿制药上市,但创新药仍未有获批上市。

高负债的AB面

2020年6月,科伦药业公告子公司川宁生物将分拆上市创业板。输液龙头科伦药业的资本运作,掀开了新的一幕。

公告显示,川宁生物负责科伦药业的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分拆上市目的,科伦药业总结为优化业务结构、聚焦主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合理估值。

其中,拓宽融资渠道或是重中之重。长久以来,资本市场一直给科伦药业打上“高负债”的标签。负债率高企的A面,是科伦药业庞大的借债规模;B面,是科伦药业不断壮大的生产线和固定资产。

截至2020年上半年,科伦药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6.6%。其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为37.45亿元、31.7亿元,而货币资金为23.37亿元。同期的固定资产规模111.16亿元,另有9个生产线计入在建工程名下。若完成投产,9个生产线或转入固定资产科目,进一步推高后者规模。

对此,《投资者网》就是否因为不断借款扩张生产线,造成其资产负债率偏高等问题向科伦药业求证。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现金储备、可用授信额度、可发债额度充裕。随着公司项目投资计划完成,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将逐渐减少。同时,公司重大建设完工项目已进入回收期,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新药销售稳步增长,现金流不断增长,这为科伦药业未来持续的改善负债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翻开生产线的名录,川宁生物又占据相当份额。在建9个工程中,川宁生物就有4个。回复《投资者网》时,科伦药业表示“公司资金主要用于抗生素全产业链建设和研发创新的战略实施”。

科伦药业做输液起家,成为龙头后拓展中间体原料药,即川宁生物的抗生素产业链。多个工程沉淀其中,扩大了科伦药业的资产负债。下一步,川宁生物的业绩和上市进度,或将成为科伦药业业绩是否优良的关键。

川宁生物撞上降价潮

刚达到创业板上市的盈利要求,科伦药业就谋划起了分拆川宁生物的IPO。

公告显示,川宁生物2017年至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68亿元、33.43亿元、3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3.93亿元、0.87亿元。

根据证监会2020年6月披露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川宁生物符合第二十二条的标准一,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时间来到2020年。很明显,川宁生物的业绩在2018年达到一个高峰,但2019年急剧下滑,2020年未完全恢复。对此,科伦药业回复《投资者网》时认为,川宁生物的“产品价格有恢复性上涨,但部分产品价格仍未恢复至上年同期平均水平,致利润同比下降”。

公告显示,川宁生物的产品有硫红霉素、7-ACA、6-APA、青霉素G钾盐等。因此,这些原料的市场价格直接决定川宁生物的业绩。

国盛证券、东兴证券都曾在研报里指出,川宁生物所涉猎原料药,如硫氰酸红霉素、7-ACA、6-APA的价格,2019年中旬进入一个下行通道。尤其是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从2019年初465元/公斤探底至295元/公斤。叠加川宁生物正在大规模投产,从而造成业绩缩水。

这股降价潮,自2020年有所回调。不过,西部证券在今年1月研报中披露,硫氰酸红霉素价格为390元/公斤,离2019年初的465元/公斤仍有距离。

另一方面,川宁生物的上市进度甚至估值,也关系到科伦药业的资产负债率能否降低。对此,科伦药业向《投资者网》表示:“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

根据川宁生物的改制公告,其所有者权益为44.44亿元,注册资本20亿元。2020年9月,川宁生物的股东之一转让所持5%股权,协商作价2.35亿元。以此计算,川宁生物的估值为47亿元。

转型创新药

截至今年2月24日,科伦药业总市值314.79亿元,板块主要分为输液、中间体原料药、创新药。从输液龙头到拓展抗生素,再到转型创新药,科伦药业延伸健康产业之时,或为下一轮资本运作埋下了伏笔。

今年2月,科伦药业的两位副总离任,专职于子公司博泰生物、科伦研究院。资料显示,博泰生物、科伦研究院是科伦药业的药品研发平台,但目前博泰生物尚无获批上市的药品,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7亿元。

对此,《投资者网》就博泰生物的研发进度是否不理想,向科伦药业求证,对方表示:“目前公司产品管线储备雄厚,各研发项目均处于有序推进中,随着未来产品陆续上市,将有望逐步实现良好收益。”

翻开科伦药业的2020年半年报,其披露将持续推进14个临床研究品种,并集中资源重点在7个品种,包括PD-L1、靶向药、乙肝等。报告期内,科伦药业的研发费用为6.86亿元,同比上涨29.43%。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科伦药业的“新药”实现销售额9.2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2.9%。既然有“新药”贡献业绩,但博泰生物又没有上市药品记录,那么到底是谁在研发?

实际上,这里的“新药”是区别于科伦药业的输液产品。以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为例,该药于2017年就获批注册,证书持有者是新开元、科伦研究院。其中,新开元是生产商,科伦研究院才是研发载体。

根据2020年半年报,博泰生物、科伦研究院分别是科伦药业的创新药、仿制药平台,并都有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博泰生物10%股权曾以1000万元转让,科伦研究院7.5%股权曾以750万元转让。两家平台,或继川宁生物后,成为科伦药业下一个资本运作的方向。

新闻推荐

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 相关技术系统上线

为平稳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保障审核、网下发售等业务有序运行,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技术系统正式上线,审核业...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科伦药业高负债下扩张不止 分拆川宁生物谋上市)


 
频道推荐
  • 996工作制持续刷屏朋友圈 你们说的都有理,我搬砖去了……
  • “淘宝吃货”为食客导航优质农品 将发布150个城市美食地图
  • 地头价4.5元/斤,“荔浦砂糖桔”高品质的秘诀是什么?
  • 区长任“园长”“一门式”服务助力产业大发展
  • 险企管理层春季大腾挪:超15家换高管 诚泰变动最频繁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