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亚杰
新闻说,一位大妈在2008年投资5万多元买了一只叫长春高新的股票,后来长期生活在国外,忘记账户密码一直未登录查看,近日去券商营业部重置密码,发现当初5万多元买的长春高新,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万元。
这条新闻确实很打眼。“大妈”已经是现象级的热词。在读者想象中,这个词很容易和广场舞、炒房团、炒黄金、旅游团、炒股票等一系列词语关联起来。至于在投资理财已深入人心的今天,百倍投资收益更是引人瞩目。
初始投资5万多元,13年后收益达到100倍,无论如何,这样的投资应该算是相当成功了。不过,有人认为这位大妈的这笔成功投资属于幸存者偏差,并以中石油为例:如果当初她买的不是长春高新而是中石油,13年跌幅85%,当初的5万多元将变成7500元。似乎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只是现在无法证实,当初她为什么买入长春高新而不是中石油?是因为长期看好长春高新吗?13年来,长春高新股价上涨百倍,背后是净利润的持续大幅上涨。关于这一点,13年前是不是一点端倪也看不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长春高新是一只医药股,而医药股正是一个牛股辈出的板块。据统计,2008年至今,涨幅超过10倍的个股共有86只,其中医药生物类个股为25个。这几年,“吃药”行情恰是股市上涨的主线之一。即便是现在,医药生物类个股也仍是市场热门。
“忘记密码”所隐喻的或许不只是长线投资的重要性,更是长期分享优质上市公司高速成长的红利的重要性。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纽约4月22日电由于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拟大幅提高资本利得税税率,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2日早盘窄幅盘整,午后快速下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