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超市选购低温奶。见习记者 陈冰倩 摄
□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见习记者 陈冰倩
截至5月9日,A股18家上市乳制品企业已经公布了一季报。数据显示,在去年同期疫情拉低基数,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转好,今年一季度乳制品企业营收额以及净利润普遍取得双双增长。随着鲜奶细分市场日渐丰富、电商平台日趋完善,乳企加速布局低温奶赛道,并深耕新零售渠道。
营收、净利普遍大幅增长
伊利股份公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达273.63亿元,同比增长32.49%;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147.69%,净利润和增长速度都创历史新高。
无独有偶,光明乳业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69.86亿元,同比增36.07%;净利润9920.77万元,同比增28.59%。
还有新乳业、妙可蓝多、皇氏集团、一鸣食品、天润乳业、燕塘乳业等乳企一季报业绩也不错。数据显示,新乳业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0.88%、210.51%;妙可蓝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0.58%、215.60%;皇氏集团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83%、111.57%;一鸣食品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65%、203.24%;燕塘乳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4.11%、3891.88%。燕塘乳业称,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力度开拓新渠道、新市场,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推动销售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与2019年一季度对比,营收增长达42%,净利润增长达212%,经营业绩大幅超越疫情前水平。
此外,贝因美重整旗鼓推进营销转型、为渠道赋能,今年一季度尽管营收下降20.59%,但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53.74万元,同比增12.23%;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97.92%。
加速布局低温奶赛道
一季报及年报数据显示,不少乳企加快了深耕低温奶的步伐。
据新乳业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49亿元,同比增长18.92%;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增长11.18%。公告还披露,期内在并购夏进乳业后,公司低温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3%。
除此以外,天润乳业今年一季报显示,低温乳制品实现营收2.15亿元;一鸣食品通过自建牧场的方式从源头把控奶源质量,目前低温奶自有牧场奶源占比约20%。伊利股份2020年财报显示,液体乳营收208.61亿元,同比增长3.2%;冷饮产品营收20.62亿元,同比增长9.35%。
有专业人士称,预计未来液态奶产品低温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方面,促进消费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推动乳制品消费偏好更倾向于“新鲜”和“品质”,推动高品质液态奶消费需求增加,乳企将加快向低温化液态奶和高端产品调整。
“低温化发展是当下市场对高品质产品需求,是消费趋势变化的重要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乳制品低温化是未来发展的常态化,从产品的品类来看,无论是白奶、酸奶、奶酪一些业务都将低温化发展。”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
据天猫商城数据显示,2020年常温奶销量同比增长50%,而低温奶销量则同比增长150%。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低温奶随着整个消费升级以及差异化需求,会成为未来竞争的新赛道。
乳企深耕新零售渠道
近两年不少乳企通过与电商合作,来扩充品类,布局低温乳制品赛道,为低温巴氏奶提供了销售平台,消费者能像点外卖喝到鲜奶,享受“到家服务”。
从一鸣食品今年一季报来看,其营收增加主要由于销售渠道、经营业态相关,数据显示,一鸣食品一季度网络渠道营收633.22万元,直销渠道营收5027.06万元。
在疫情期间,伊利股份开展“会员营销”、“O2O到家”等新零售模式,通过送货上门、送货进小区等方式,让伊利与消费者实现“无缝链接”。而皇氏集团则通过与高档小区合作,在电梯厅等小区公共区域投放牛奶自动售取机;蒙牛已和阿里建立技术合作,搭建“天鲜配”,提供周期配送业务;光明乳业则与天猫周期购达成合作,在旗舰店下单后,可按预定周期配送到户;4月2日,天润乳业也乘上“电商”快车,与戈壁巧女社交电商平台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疆货出疆”优质供应链。
朱丹蓬表示,社区电商到家服务是未来布局的重点,随着渠道和产品同质化推广,竞争方向发生变化,如何匹配消费端的核心诉求,是乳企在未来要去进行一些补强以及夯实的重要方向。
宋亮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加快与电商的合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交易营销、流通营销成本,来实现产品的更及时、准确、高效的铺货。一二线市场也随着物流、生鲜垂直平台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容易实现,成本与门槛也会进一步会降低,三四线市场未来也会慢慢做到。
新闻推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把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
■专家访谈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单列篇章提出,深入推进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