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卢云龙
上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本届大会重点关注网络视听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新内容、新业态。大会期间,“优爱腾芒”等头部长视频负责人与短视频负责人带来了观点与思想的碰撞,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业内分析认为,“思想碰撞”背后,是各平台对网络视听发展的探索与展望。大咖们在分享观点过程中还得到共识:网络视听不仅仅是娱乐休闲内容,其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短视频成为吸“时”利器
在日常中你可能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爱刷短视频。站在视听业务的角度,短视频也已成为吸“时”利器。根据大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多达95.4%的网民都是网络视听用户。从“看”到“拍”,视频逐渐成为网民的表达工具。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飙升至8.73亿,使用率持续走高至接近90%,用户平均每天花约2小时看短视频。
《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与电商、旅游等产业融合,传播场景持续扩展,已逐渐成为其他应用的基础功能,带动自身产业发展。去年短视频贡献了1000万新网民。网民对短视频的使用率为88.3%,其中20~29岁用户、30~39岁用户、大专以上学历用户对短视频的使用率较高。
长短视频大咖“短兵相接”
短视频内容强势崛起是不争事实,但目前该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让此次参会的网络影视大咖“满意”。
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在演讲中提到,部分低智低俗化的短视频内容长期影响用户心智。这些内容的广泛传播消耗了用户的大量时间,并在洗脑式的简单重复中,潜移默化地冲击用户观念、拉低用户心智,尤其对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不过,在长视频领域具备优势的腾讯并没有“护短”,他同时指出,造成切条搬运式短视频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视频内容注水现象普遍。包括高热剧集在内,节奏太慢、剧情拖沓、注水戏太多的质疑持续存在,用户已经习惯倍速看剧,对注水作不再买单,这些都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优酷总裁樊路远则关注视频版权问题,他注意到部分创作者对版权内容采取简单粗暴的切条、搬运等方式进行传播,不仅给版权方带来直接损失,还会挤占原创者的发展空间,“对侵权的认定无关长短,反对侵权并不是反对短视频的发展,共同建立先授权、再使用的规则,为行业创造规范有序的创作环境。”
曾在网易艺术担任编导工作的裴星认为,网络视听大会上大咖们的部分发言存在“针锋相对”,这些讨论更容易“碰撞”出行业干货,有利于互联网视听行业正向发展。
网络视听传播正能量成共识
相对于长短视频之间的思想碰撞,各网络视听形式在传播正向知识、正能量方面达成一致共识。优酷总裁樊路远透露,未来将投入更多力量,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大会论坛上,哔哩哔哩(即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发表了题为“互联网视频新增量”的演讲。他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视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内容和服务在未来将会被视频所承载,互联网视频在未来也会出现更多的新增量。陈睿表示:“我可以用四个词形容B站的UP主:年轻、有才华、有创意、正能量。他们创作出的大量优秀作品,构成了B站生机勃勃的内容生态。”作为视频内容社区,B站有91%的视频播放量来源于PUGV(专业用户创作视频),其中泛知识内容视频播放量占比达45%。
上周发布的《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原生IP崛起,潜力作家、优质作品不断涌出,同时网络文学IP孵化集中地效应加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2021阅文年度发布会上指出,希望产业内外能够进一步挖掘好故事,让它们从文字中破土而出。
较早之前,阅文集团在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为13部作品颁奖,这些作品均以生生不息的中国好故事为主题,向受众传播正能量。
新闻推荐
初夏时节的古都南京,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擂响战鼓。她说,华映资本要进攻。今年5月,规模为21.2亿元的华映人民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