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孙波
6月11日,深圳市政协2021年上半年“一起来商量”市领导与委员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活动启动。首期活动围绕“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主题,30多位来自经济、工商联、民建、农业等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研讨。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规划与部署写进了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写进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深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本次协商研讨聚焦“双中心”主题,体现出深圳站高谋远,高质量推进“双中心”建设的目标追求与行动决心。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消费品牌的集聚地、全球消费的目的地、时尚消费的策源地、消费文化的引领地等。数据显示,深圳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64.8亿元,位列全国第五;知名品牌在深圳开设首店、旗舰店97家,居全国首位;深圳现有离境退税商店159家,离境退税口岸2个,进出境免税店实现口岸全覆盖。这些数据说明,深圳对全球品牌的凝聚力、对全球消费群体的吸引力都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而深圳支撑全球消费的各种优惠和便捷设施也日益完善。根据安排,深圳正在加紧推进的重要举措还包括:积极争取国家“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加快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对高品质商圈、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等给予更大支持力度;推动福田CBD、后海等片区建设世界级地标性商圈,融合高端消费与城市景观,打造全球消费目的地;建设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打造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消费嘉年华等。
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就是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技术与产品交易中心。这方面,深圳有先天优势,也有雄厚基础。先天优势在于:深圳是全国惟一陆海空铁口岸齐备的城市,国际贸易基础牢固。雄厚基础在于:深圳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引领全球,比如5G、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深圳在许多产业领域有全球最为完整的供应链优势,长期以来就是重要的全球采购中心;深圳还有规模庞大的代工产能,比如眼镜、钟表、服装、珠宝等,一直就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深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成长迅速,无论创新能力还是产业规模,都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
深圳正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站高谋远推进“双中心”建设,深圳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新华社科伦坡6月10日电(记者唐璐)中斯合营的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与斯里兰卡锡兰石油公司日前在科伦坡签署战略合作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