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近日,记者采访到一个跨越近30年的股票故事:19名老人28年前买了一家企业的原始股,如今价值已逾3300万元。面对这一笔巨款,当老人们想拿回股票时,却发现3300多万元仿佛蒸发了。老人们将诉诸法律,已委托律师发出了律师函。
28年前买入原始股
6月10日,在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记者见到了该案委托代理律师张兴彬。股票交易软件上显示,股票代码为(600893)的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已近56元。张兴彬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当天的股价,这些股票的价值已经超过3300万元人民币。
事情缘起1993年。当时吉林省开发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吉发投资”)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发起成立吉林省吉发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发农业”)并发行股票。当年6月至8月间,陈爱平、尹建山、程建民等19人以广东省岭南工业深圳公司(以下简称“岭南工业深圳公司”)的名义认购了“吉发农业”法人股37.7万股,每股认购价为1.75元。
企业兼并埋伏笔
1996年,吉发投资兼并了岭南工业深圳公司,其《企业兼并协议》约定:1.产权关系:乙方岭南工业深圳公司现有的国有资产由甲乙双方委托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估,并由乙方按审批程序报请省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全部转归甲方吉发投资。2.债权债务关系:乙方岭南工业深圳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由甲方吉发投资享有和承担。张兴彬律师称,由于涉案股权是19位股民借用岭南工业深圳公司名义集资购买的,所以在前述企业兼并时,岭南工业深圳公司自然就没有将该股权转归吉发投资。
案涉股票经缩股、送股,至2005年8月8日被确认为29万多股,到2011年7月又被确认为59万多股。按现在的股价,市值已经超过3300万元。从2011年7月至今,这些股票还陆续有送股和分红,具体数目尚需有关方面配合方能查清。
28年来,这只股票相关的公司发生了多次体制改革,2017年4月19日更名为现名称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去哪里了?
近30年了,这些老股民都对股票不闻不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008年、2009年期间,陈爱平、尹建山、程建民等23位股民担心自己的股权登记在岭南工业深圳公司名下不安全,多次要求变更到自己名下,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们被迫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12年4月18日,南山区法院作出判决,要求相关公司进行股份变更登记手续。陈爱平等人以为自此就可以获得本属于自己的股票,但是当南山区法院前往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涉案股票执行过户时,却被告知:早在2011年7月13日,因吉发投资拖欠案外人张某睿债务,故而被吉林省延吉法院将当时登记在岭南工业深圳公司名下的涉案股权,作为吉发投资当年兼并岭南工业深圳公司的资产抵偿给了张某睿。
让陈爱平等人进退两难的是,作为债主的吉发投资因逾期未年检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现处于吊销未注销的状态,而其100%的持股人却为某省财政部门。
目前,陈爱平、尹建山、程建民等人已经委托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企业投融资部主任张兴彬律师和黄敏律师代理此案,二人已经向相关责任主体发出律师函,后续工作也将随即展开。28年过去,由于时间久远,部分股权私下易主,还有部分权利人去世后产生了股权继承等情况,所以与案件相关的股民已经变成了25人。
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案进展。
新闻推荐
对于成立于2012年7月的滴滴而言,邓敏(化名)并不算是一个早期用户。“第一次用滴滴,是在2015年12月21日,从北京市盈泰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