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梓晴正在演示她的发明
杜梓晴的爸爸正在测试她的发明
杜梓晴正在调整她的发明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韬远
这两天,顺德北滘一名“00后”小发明家杜梓晴的故事几乎刷爆了佛山人的朋友圈。由她发明设计的“高层建筑快速逃生隐形防盗网”获得了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今年8月份,她还将带着自己的小发明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这个年仅11岁的小学生究竟是如何炼成“小小发明家”的?记者昨日专程采访了杜梓晴和她的指导老师,了解这件发明背后的故事。
“防盗网”能帮高楼居民逃生
杜梓晴是顺德北滘承德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暑假的时候,她在电视上看到有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住户却因为防盗网被困住的消息,这让她十分难过。她便开始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高层楼房发生火灾后,住户能够顺利地逃生呢?”
带着这个问题,她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房子,慢慢地她发现,现在很多高楼上用的都是隐形防盗网,她发现这种防盗网的主体都是由钢索组成,这种防盗网虽然美观,但却没有逃生的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就十分危险。她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随时开合的隐形防盗网,而这些隐形防盗网上的钢索或许可以改造成逃生用的绳索。
这学期一开学,她便找到学校教科学的老师陈乾杰,说出了她的想法。陈乾杰是学校里唯一一名科学老师,也是学校“科技队”的指导老师,平时常常会带着学生一起做些科学发明,听了杜梓晴想法,他也觉得这个发明很有意义。他便很快帮杜梓晴找到了一些钢索、合页等材料。经过陈乾杰的指导,杜梓晴也慢慢想出来这个发明的原理与大致的样子。杜梓晴拿着这些东西回家,和父母一起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代的“高层建筑快速逃生隐形防盗网”。
此次参赛的模型,被杜梓晴称为第二代产品。“我们发明这款防盗网平时像普通隐形防盗网,当遇到火灾时只要打开开关,让绷紧的钢索变得松散,再将松散的钢索迅速拆卸,再将钢索系在逃生金属扣上,顺着钢丝,人就可以下到地面。”杜梓晴向记者介绍。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看起来好像只更新过一代。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杜梓晴和指导老师一起在细节上做了不少的改进。一开始,他们试着用滑轮来链接,经过反复的实验发现,有点太“滑”,后来改用了更为常见的螺丝来固定住这些钢索。他们还琢磨加入一个设备让防盗窗能更加便捷地根据需要调整松紧程度……不断地完善后,杜梓晴才拿着“第二代产品”前去参加省里比赛,最后在上百件发明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
四年级开始接触发明并获奖
其实这并不是杜梓晴的第一个小发明,早在四年级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接触发明了,并很快有了成果。
在她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了科学课。“在课堂上,杜梓晴总是缠着我问各种关于科学的问题。”陈乾杰回忆说。看着她对科学的兴趣十分浓厚,陈乾杰把杜梓晴招进了自己带领的“科技队”,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托管课,杜梓晴便来到科学室做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小实验。
不过这还是让杜梓晴意犹未尽,教室里摆着的各种小发明十分吸引她,她也想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发明。陈乾杰便邀请她和自己一起尝试做些发明,杜梓晴也成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和陈乾杰一起做发明的学生之一。
杜梓晴是团队里的小能手,发明中遇到的小问题她也总能自己思考并且想办法动手解决。在加入“科技队”不久之后,她便和队友们一起发明了“磁铁衣架”,用磁铁代替传统的衣架挂钩,并将衣架设计成两层,中间用磁铁吸住,可以夹住袜子而不容易掉落。这件实用的小发明也获得了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的一等奖,并获得了国家级的铜奖。
对于杜梓晴的发明梦,她的父母一直十分支持,曾学习工科专业的母亲,帮杜梓晴做成了发明的模型。而她的父亲则亲自上阵,给这个发明做安全性测试,将钢索吊在天台的横梁上,看钢索是否能够承受住他的重量、用金属扣扣在钢索上看是否能够安全地下降。经过测试,他的父亲成功地实现了下降,这也让杜梓晴对自己的发明更加有了信心。
最近,杜梓晴还和陈乾杰一起想办法进一步完善这一项发明,在8月份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我们希望做出来的发明是‘真发明\’,真的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所以我们还结合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整,让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更接近。”陈乾杰说。
目前,陈乾杰也正在帮助杜梓晴申请专利,不出意外的话,今年7月份,杜梓晴就能拿到属于她的个人专利。杜梓晴还说,在完成这次的全国赛之后,她将会继续开始构思,做一些新的发明。
新闻推荐
顺德今年首批600套 人才专卖房开售 低于市场价一半,获产业人才青睐
顺德人才专卖房售价、环境、配套获高层次产业人才青睐。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罗湛贤)佛山顺德在“抢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