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闻 禅城新闻 高明新闻 三水新闻 南海新闻 顺德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南海新闻 > 正文

强化基层党建 推动乡村振兴大沥通过挂图作战、暖心工程等系列举措,力促基层党组织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来源:珠江时报 2019-01-04 01:57   http://www.kcqsx.com/


■在大沥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沥东社区党员志愿者到社区看望老人。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摄■大沥通过暖心工程提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通讯员供图)■大沥镇回乡大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通讯员供图)■沥东社区东晖园升级改造后。(通讯员供图)

“大沥是个美丽的地方,外来人口多,经济繁荣,但也有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在大沥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新年来临前夕,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大沥镇沥北社区为党员上党课时,寄语大沥要传承好“把农村搞活变富”的传统,探索城乡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新路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是因为清晰地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大沥的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员成为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大沥镇委书记刘浩文表示,该镇正以挂图作战、暖心工程等一系列举措为抓手,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发动更多群体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蓝图描绘中。有了党建作统领,党员群众就能拧成一股绳。不难预见,在这样强有力的推动力下,大沥描绘的全域振兴蓝图将可如期实现,将乡村打造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抓住提升组织力的“金钥匙”

上月底,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多家省级媒体来到大沥镇凤池社区,实地走访凤池社区“小村办大展”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作为大沥镇的一个农村社区,改革开放以来,凤池人从“两菜一袋”起步,以“铝”兴村、以“路”兴村,创办起以村命名的专业市场,还依托市场办起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展会。如今,凤池已是全国门窗五金、全铝家居等行业的集散地,并拥抱“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融通发展。

产业的振兴也让凤池人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数据显示,2017年凤池社区两级纯收入达到13665万元,股民年均两级股份分红为22890元,凤池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等也走在了南海各村居前列。如今,凤池正在建设南海区首个乡村振兴馆。凤池社区党委书记陈伟津说,这是为了展示凤池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有效治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记录凤池改革发展成就,展现凤池创新精神,提升凤池人的自豪感,也激励凤池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未来,这里还将作为南海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群众。

越来越幸福的,还有沥东社区的群众。今年元旦,大沥镇沥东社区的居民有了一个崭新的休闲好去处。近日,作为该社区中心公园的东晖园正式“开张”。沥东是最早一批的省文明村,也是大沥唯一的全国文明村。东晖园前身是建于1999年的沥东老人活动中心。为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沥东社区对东晖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引入了读书驿站和搭建了舞台,增加了广场可用面积,大大地提高了使用率。根据社区的规划,未来东晖园内还有望增加青年创客中心、儿童教育基地等场所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阅读、学习、健身、聚会、表演等多元化的文体康乐服务。

在开园当日,沥东社区还举行了2019年庆元旦活动,“至善沥东”官方微信号全新改版上线仪式同步进行。在活动现场,社区居民通过自导自演的形式,带来了一个个接地气的表演节目。此外,社区居委会还举行义演、义诊等志愿服务,吸引了约500名居民参与。沥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主任潘启业透露,接下来,东晖园旁边的东晖楼也将重新改造。其中,一楼被改造成沥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保健在社区”的目标。而三至七楼则有望打造成一个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凤池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以及沥东社区的幸福蓝图,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社区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如果说纷繁复杂的农村问题是一把锁,那么一个有朝气、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

去年11月,大沥镇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了大沥的乡村振兴要走本土特色路,将着力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未来,这里将发挥区域、产业、文化、人才优势,全面实施“撬动大产业、配强大队伍、弘扬大文化、打造大环境、推进大党建、实施大治理”的“六大”工程,目标是实现“产兴、城旺、人和、景美”的全域振兴局面。

而如何带领乡村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发挥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去年开始,大沥在全镇的部门、社区推行“挂图作战”,以提升各党员干部的战斗力。通过聚焦亮点、重点项目,定计划、分任务、抓落实,确保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同时用好履职档案,从态度、认识、创新、执行、潜力、效果这6个维度,对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其工作动力。

未来,大沥将继续落实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组织力。其中,将加强27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通过完善制度规范、配强弱村班子、激发中层活力,树立一批优秀农村党组织典范。此外,聚焦组织规范,落实重要事权清单,确保经济社党组织在重要事项、关键环节上先知、先议、先做,强化核心引领作用。

在暖心服务中提高群众积极性

上月22日是冬至,也是周末。在平地社区,一年一度的冬祭隆重上演。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少红色马甲的身影。他们并非来参与庆典,而是来进行服务。他们就是平地社区的党员们。穿着写有“暖心工程”字样的红色马甲、胸前别着闪闪发亮的鲜红党徽,他们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并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太公分猪肉”,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大沥镇多个社区也出现了红色马甲的身影:在联安社区,近90名环卫工人从“红马甲”的手中接过热乎乎的“爱心汤圆”;水头社区的困难长者一边戴着“红马甲”提前织好的毛线帽,一边吃着“红马甲”包好的饺子;太平社区休闲广场里,“红马甲”们通过设立安全知识系列摊位游戏,宣传倡导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安全、全民参与”的社区氛围……

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不断“自我修炼”的同时,去年6月起,一场名为“党建引领·暖心工程”的行动,在大沥全面铺开,这也是大沥镇去年启动的亮点工程之一。这个工程正在推动全镇11000多名党员、700多个基层党组织进家门、听呼声、解难题、暖民心,它以服务为抓手,强化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密切党群、干群“血肉”关系。

截至去年12月底,大沥镇已建成了130支基层党员服务队,完成了3期的党员骨干技能培训,收集到1000多条有效需求,服务群众2万多人次,参与服务党员3000多人次。大沥镇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动所有社区落实“暖心工程”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一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暖心工作室”,通过策划党员服务活动的方式,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都是需要践行出来的。”刘浩文表示,暖心工程是大沥镇委的党建工程,是大沥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监督的创新工程。如今,通过开展暖心工程,大沥发动全体党员回社区、察民情、解民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发动广大农村党员的力量,大沥以暖心工程发动党员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参加公益活动、带头支持乡村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暖心工程不仅关注困难群体的需求,同样也关注群众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里最需要的服务。不难预见,在这样的努力下,大沥的众多农村社区将可从暖心工程中激发党组织的能量,推动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培育有乡村情怀的“主力军”

“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了。”从当初的社长助理“小跟班”,到如今成为“独当一面”的经济社社委,大沥凤池姑娘钟婉君经历了一次不小的角色转变。在她身上,也折射了大沥年轻一代参与乡村振兴的勇气和决心。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农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一支懂农村、爱农村的工作队伍。念好“人才经”,支持各类人才留在农村、向往农村,才能共同唱好乡村振兴的大戏。这就要注重培养储备一批优秀基层干部、吸引集聚一批优秀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下,大沥正在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新路子,人才振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刘浩文表示,大沥通过启动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通过建立“书记储备人才库”,拓宽选人渠道,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打造高素质的社区“领头雁”。此外,储备后备人才,优化梯队建设,保持发展后劲,选拔66名社区骨干人员为社区中层干部,充实储备力量。

而如何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更多有活力的“新鲜血液”,大沥也在积极探索。随着每年大学生党员毕业人数日益增加,许多大学生党员纷纷将组织关系迁入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这些学生党员文化层次高、充满朝气、年富力强、勇于开拓,但由于在外就学多年,又对家乡的发展情况知之甚少,也对社区党组织中较为传统的组织生活不太适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4月,大沥回乡大学生党支部应运而生,它隶属大沥镇党委管理,负责接收各社区回乡应届大学生党员以及退伍大学生党员组织关系。

如今,这个成立还不足一年的党支部,已被赋予了为社区党组织培养新生代人才的重任。成立之初,支部便以条文形式列明,每个回乡大学生党员必须履行9项义务,包括双月要参与一次支部大会、每月主动与支部委员联系一次、预备党员须参与志愿服务满50小时等。在每年7月到次年6月为期一年的培养结束后,党支部将对党员进行考核,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特别优秀的还将被推荐进入户籍所在社区干部后备人才库。

大沥成立回乡大学生党支部,正是为了让青年党员从回归大沥起,便能有针对性地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纪律教育,争取其对党组织的正面支持,为以后回到社区支持社区党委工作打下基础。“我们期望吸引更多本地大学毕业生回归,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刘浩文说。大沥所盼望的,是通过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让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将其培养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关艳娟

新闻推荐

南海发布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规范汽修企业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珠江时报讯(记者/柯凌娜)近日,由南海区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导制定的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标准旨在进一步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强化基层党建 推动乡村振兴大沥通过挂图作战、暖心工程等系列举措,力促基层党组织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