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七年探索,进入深水区
搭建三级服务体系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文/珠江商报记者林晓格
顺德,一向是改革的“尖兵”。继大部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体制改革之后,2011年10月顺德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不用扬鞭自奋蹄。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的顺德,以“小政府、大社会”为路径,立足民生福祉,将部分政府职能放给社会组织、非政府机构承担,再次为广东社会管理创新探路。自正式拉开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大幕至今,顺德走过了7个多年头。进入了社会体制改革“深水区”的顺德,按下了政社互动的关键按钮。由浅及深,润物有声,顺德社会体制改革正不断汇聚能量。
搭平台
让法定机构承接职能
对社会组织“扶上马送一程”
政府权力要做“减法”,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减给谁?谁承接?
在启动社会体制综合改革之初,顺德新增了不少社会组织。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当时顺德与周边地区如东莞、中山等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总体质量不高。政府有些职能想转出去,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主体。
2012年6月,顺德区社创中心应运而生,成为国内首家专门承担社会创新职能的法定机构。
社创中心围绕社会公益创新、社会企业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推广、社区营造支援等四大工作领域,推动公益慈善和社会(社区)工作的整体发展和系统提升,致力建设成为顺德社会创新的智库和支持平台。
作为法定机构,顺德区社创中心不在政府序列,只具有执行职能而不拥有政策制定权,其最大特色是拥有董事局,让社会各界精英进入董事局,扩大社会参与的效果。
区一级平台有序推进,成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实现了对社会组织“扶上马、送一程”。
各镇街也纷纷行动。2012年,在顺德启动社会体制综合改革的第二年,作为顺德推进社改的重要载体的镇街社会服务综合体就在10个镇街落地生根。通过镇街社会服务综合体,各社工机构布局社区服务站点,专业社工服务辐射各个村居。
随后,顺德还陆续从政策、资金、登记、场地、培训、督导等方面不断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出台社会组织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办法等文件,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空间和更多资源。
截至2016年底全区社会组织有1552家,数量居当时佛山五区之首。根据目前顺德区社会组织信息网登记的名单,顺德的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了1800多家。
扩深度
决策咨询鼓励建言
封闭决策转为开放施政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顺德的“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或许是一个抽象的名词。然而,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顺德已搭建起区、镇、村三级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各种平台将该名词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一一落实到普通市民的生活中。
社会体制改革的推进,需要吸引、调动市民、社会共同参与。在扩大社会参与上,顺德不仅在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上不断加强,还探索公共决策咨询发挥更大作用,公共决策咨询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决策中社会的参与度也在不断地强化。
最早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是容桂街道。在容桂,大到财政预算,小到一个红绿灯的设置,都被列入咨询内容。
经过不断地深化和推进,决咨机构网格很快在顺德织就。上至区一级的重要规划、工程,下至村里的事务,公共事务管理中,专家、学者和社会代表的声音越来越多,与城市建设、民生福祉等相关的领域,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分量正在不断加大,封闭决策转为开放施政。
至2016年底,顺德区镇两级党政机关成立的各类决策咨询机构就已达到38个,吸引1000多名社会各界精英和专业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决策咨询内容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公共政策、重要项目安排、民生事务等。
而早在改革启动之初顺德曾提出的要加大公众对于财政决策的参与性,也正在不断地深化,公众对公共财政资金分配的参与不断加强。
2018年11月4日, 顺德举行2019年参与式预算项目面谈会,现场对2000多万元的预算金额进行审议。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决咨委员、专家和公众代表与部门面对面“询价议价”,以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得既合理又高效。
拓内涵
社区营造激发热情
群众共建社区共享成果
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才能更好地调动社会参与改革的热情和能动性。
2018年10月27日,大良街道中区社区联合启创大良友邻中片社工站举行社区历史建筑画作展和旧物展。60多岁的中区社区居民玲姐不仅积极提供旧物参展,还现场当起了义务“解说员”,热情地为参观者讲解,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旧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意义,增进社区的凝聚力。
启创大良友邻中片社工站社工何颖琳说,希望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社区居民有途径去参与其中,一起为社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融入创造更多的机会。在顺德,这样让人振奋的场景随处可见。
2018年11月23日晚,龙江天湖森林公园竞渡广场一片欢腾,2018年龙江镇社区营造嘉年华让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共同感受共建共治下的基层治理和社区营造成果。
当晚,龙江获得2018年党建竞争性资金扶持的4个项目正式启动。这些项目将凝聚各方力量和各级资源下沉到社会的最基层,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社会服务。
据悉,顺德的社区营造试点工作于2013年启动,分别在农村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城市社区中选取试点推进社区营造工作,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随后,《顺德区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顺德区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工作指导手册(2017年版)》《顺德区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验收标准》《顺德区深化拓展社区营造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相继出台,指导社区营造的推进,挖掘社区营造的更深层次内涵。
其中,《顺德区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是迄今我国在县级区域关于社区营造所印发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去年12月底,顺德评选出首批8个社区营造示范点,这是顺德社区营造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郭东霓报道:为了推动更多优秀公益项目落地顺德,结合顺德本土社会需求,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将在本月举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