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内30多家企业在两个月内拆除完毕。
龙江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六种村改模式
改出了效益 改出了信心
文图/ 珠江商报记者彭巧云
前四期的改造获得了政府7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产值翻了2番,广东南兴天虹果仁制品有限公司尝到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甜头后,正准备第五期的改造。这种单体改造只是龙江探索的六种村改模式之一,就2018年整体改造效果来说,改造后的村级工业园区产出是改造前的3.77倍。
2018年,龙江镇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头号工程”的部署,集中全力推进了陈涌工业园、仙塘工业园等连片改造示范园区和联塑A区改造项目等拆建工作,拆除面积超过586.3亩,拆除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新建在建厂房15万平方米,提供超过36.5万平方米产业腾挪区,村改工作实现了重点突破。
“过去的一年,龙江的村改打实了基础,起好步,定好了三年村改的大格局。”龙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春云总结说,村改不但是改出了经济效益、改出整个社会共识,还改出行之有效的机制,最主要的是改出了信心。新的一年,龙江将乘势而上、全面铺开,重点推进1212亩旧厂房的拆建和改造,也要完成不少于200亩复垦复绿的工作。“接下来将加大招商的力度,村改工作不忘初心,想方设法实现政府、企业、村居、群众多方共赢,达到村改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出了合法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效益
“没有村改的实施,就没有今天南兴的发展。”作为村改项目负责人,广东南兴天虹果仁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锦荣非常感慨。过去,国外的客商看到低矮星棚建筑的落后厂房,完全没有信心合作,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内的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
2011年开始,厂房进行分期改造,对消防安全、工业管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令厂房有了合法合规的生产经营场所。改造后建成多层标准厂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增加了。南兴果仁厂改造前产值5亿元,改造后达15亿元,2018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成为龙江镇的第二纳税大户。
何锦荣说,2019年企业将进行第五期的厂房改造,届时还会引入智能化的设备,更好的技术,企业的发展将更有核心竞争力。“村改为龙江的企业营造更有竞争力的营商生态,给龙江市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龙江镇仙塘村党委书记赖珠兴也看到了村改带来的好处。去年8月份开始,他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说服了30多家企业主表决通过宝涌工业区(一期)153.72亩土地的改造方案,成为全区首个通过政府统筹、全体股东表决同意、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以挂账收储形式,通过公开交易进行整体连片改造的项目。
“原来这里的工业区消防安全、环保都不达标,企业肯定发展不下去,村民未来也很难得到租金收入。”赖珠兴指着一片已经平整的土地说道,改造后,产业准入门槛由政府主导把关,未来都是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发展定位。153多亩土地,一年租金收入220多万元,通过升级改造,即使租金是15元/平方米·月,预计每年将有超过500万元的租金收入,另外,拍卖后,预计还有1.5万元/股的分红。最终方案也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并且,村容村貌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六种村改模式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
卢润科原本是龙江经科局常务副局长,现在专职到龙江镇村改办工作,他介绍,目前,龙江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六种模式,从南兴、前进等的单体改造项目到乐龙国际的联合改造项目,从陈涌工业区的政府统筹业主自行改造到仙塘村以85.13%的赞同率表决通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集转国+公开出让”改造方案,无不证明村改工作已逐步获得认可,这对于未来村改工作的全面铺开至关重要。
其中,乐龙国际产业园就属于多业主联合改造模式,其中一个业主——顺德区龙江镇新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基贤很感谢政府的统筹。“本来大家很分散,通过政府的统筹和政策指引,5个业主联合改造,将这个产业园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园区。”他说,单是建设方面就拿了11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乐龙国际产业园原本定位为家具行业的展示,后来,龙江镇政府积极引导园区打造成为“龙江镇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并争取成为佛山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孵化基地,开放合作,聚集更多企业共建基地,申报区、市、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目前该园区共引进了生物医药类型企业及机构12家,生产经营面积将达到10000平方米,进驻企业投资总额将超8400万。
新闻推荐
重振“可怕的顺德人”精气神 三论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战
封2□佛山日报评论员在日前举行的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现场巡查及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