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江门市中心医院的马路两旁,开着各式小店,其中一间显得格外显眼:门口立着一个约有1平方米的红色招牌,有些掉色、泛白,上面写着“四军租房”,原来,店老板叫丁四军,是湖南岳阳人,他用“湖南普通话”向记者讲述他做“二房东”的故事。
他今年47岁,原本在老家种地,后被打工潮裹挟,去了顺德,由保安“混”成了物业管理人员。时间辗转到了2011年11月,也就是不少“剁手党”疯狂“淘宝”的时候,他想做和物管行业比较“对口”的生意,于是当起了“二房东”,承包了一处物业,共有60多间小套间,每间小套间大约10平方米。他掏钱新增了空调、消防设施等,加上转让费,一共投入了二三十万元。
7年来,小店的入住率一直较高,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刚开始,每间房每月房租约200元,而现在也只有两百六七十元,这主要迎合了两类客群:一类是中心医院的病人及家属,由于住院已经花了不少钱,能省一点是一点;另一类是碧桂园工地的建筑工人,虽说月工资有数千元乃至上万元,但他们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不舍得多花钱。
在房间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四军要想赚到更多,只能涨房价,但他压根儿没动过这心思。一方面,租金上涨了,租客可能就流失了;另一方面,来自农村的他同情这些租客,“有的住院花了十几万元甚至更多,你让他们怎么办?”
尽管赚钱不多,但四军夫妇做得兢兢业业,遇到租客经济紧张,也不急着催要房租。租客们大多讲信用,之后都会补上,也有个别“耍赖”的,其中一人,去年曾拖欠了几个月房租,后来临近年底时才一次性结清了。到了今年,又拖欠了几个月房租,四军觉得他还算讲信用,于是没有追究。没想到,这名租户几个月前“跑路”了,但四军并不是特别生气,“估计是他遇到什么难处了!”
如今,春节日渐临近,越来越多的租客已经或准备返乡,这也激起了四军对故乡的思念,但他知道,这是一种奢望,因为,一方面,年过八旬且失明的老父亲在自己身边,需要照顾;另一方面,他自打做“二房东”7年来,从未回老家过春节,主要是因为,有些房客的东西放在出租房内,要保障安全。
“我做"二房东"这么多年来,从没丢过东西。”四军一脸骄傲地说,“做租房生意其实就是做人。”
久而久之,四军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很多租客会介绍老乡、朋友到他那里租房。还有的租客逢年过节,会给他捎上一点特产。讲到这里,四军特别开心,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周春锋)
新闻推荐
学企业创业精神提振发展精气神龙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及骨干企业代表走进联塑集团珠江商报讯记者何蕴瑶报道:昨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