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佛山于2012年开始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管理考评。六年多以来,佛山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逐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城市升级持续发力,城市环境不断提升。
禅城是佛山中心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佛山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环。去年禅城区提出内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计划,更加突出精细化,发扬“绣花精神”,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与服务,努力打造更加文明、宜居、幸福的魅力城市。
根据计划,禅城区第一批共有8个片区和3条内街小巷纳入整治提升,包括南庄镇罗锦小区、解放东路中大街片区、紫洞罗登贤纪念馆周边片区、吉利竹甫村片区、石湾镇街道社头坊、镇岗片区、三友岗片区、祖庙街道莺岗社区(新安街、生源大街、生街、莺岗街和衙旁街)以及张槎街道始平大道、塱宝西二路、振塱路等。项目总投资估算约5662多万元,目前各镇(街道)正在有序推进。
为了把“绣花工程”落到实处,我们统筹、协调各单位落实工作,并草拟《佛山市禅城区内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区级资金实施方案》,从资金领域为内街小巷提升提供保障。
整治工作也被清晰分解成多项任务,每一个事项,均有一个工作组专项跟进,建立起领导指挥、统筹调度、经费保障、联合验收、督导检查等长效机制,进行常态化管理和推进。
对基础环境的改造仅仅是第一步。在内街小巷提升设计方面,禅城因地制宜,既注重实用美观,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又结合历史人文发掘内在价值,融入岭南建筑特征,注入文化、民俗等元素,提升内街小巷的文化品位,在文化寻根中留住乡愁。比如镇岗片区与石湾公仔街、南风古灶、石湾公园相邻,是南风古灶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石湾本土文化,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社区。
禅城为什么要选取内街小巷开展城市治理工作?在我们看来,城市管理应该要从市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内街小巷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点多面广,无不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内街小巷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麻雀虽小,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大舞台、大空间,内街小巷的面貌直接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舒适度。
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禅城城市治理,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打通家门口“最后10米”的一项工作。其环境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在细微处见功夫关乎百姓的幸福指数,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除了内街小巷提升计划外,近年来禅城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也有不少新尝试。因禅城城市建设所需与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楼加装电梯、老旧社区改造、商铺民宅装修等各类“五小工程”逐年增多,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随之增加,对建筑垃圾的运力需求也不断增大。
但因为“五小工程”运输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模式分散等特点,导致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偷排、撒漏、超限超载等违规运输问题较为突出。如何管理“五小工程”的建筑垃圾处置问题,有效规范“五小工程”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已经成为禅城城市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提升禅城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的运输行为,加强“五小工程”运输车辆管理,作为《佛山市禅城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补充,城管办起草了《佛山市禅城区“五小工程”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核准规范》。《核准规范》目前已通过区委区政府审核,即将发布。
针对市容市貌存在的问题,我们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对区内多条示范路开展考核提升。其中3条市级示范路,包括祖庙路(亲仁路—卫国路)、季华五路(佛山大道中—岭南大道北)、岭南大道(卫国路—魁奇路)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做到道路精洗、绿化精修、设施精养,侧平石、广告灯箱、垃圾桶周边的污渍积尘等环卫死角都得到及时清洗,基本杜绝占道经营、乱张贴、乱搭建现象。
禅城规范了区内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和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严格控制屋顶户外广告设施,加强对LED电子显示屏广告设施的监管,严格控制利用城市道路、桥梁、市政设施设立各种形式的户外广告设施等,进一步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改善市容市貌,建设美丽和谐禅城。对于区内仍存在部分未经审批的或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大型屋顶户外广告、LED电子显示屏广告,已列入整治计划,逐步依法拆除。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既需要宏观上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在执行阶段做好精准施力。只有把工作做得细而又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每项工作都有具体措施,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考量,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才能上一个大台阶。
(作者系禅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周文琪报道:《2018年度佛山市禅城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于近日公布。2017~2018学年度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