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韬远
骑着摩托回家过年,早已成为不少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的过年回家重要方式 。 随着珠三角工厂春节前相继放假,一批批打工者采取骑摩托车的方式返回家乡,广东的公路上再次出现了不少“摩托大军”。
位于325国道边的龙江加油站是不少人返乡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人们路途当中的休息点。1月21日,今年春运首日,记者来到佛山顺德的龙江加油站看到,今年仍有不少来自广西、湖南等地的外来务工者选择骑摩托回家过年,不过他们却感受到回家之路越来越暖。
八年骑车回家 如今越来越温暖
家在广西钦州浦北的黎基强已经在东莞打工八年。刚开始,每年过年他都是坐大巴车回老家,自从3年前买了摩托车之后,他便和十多名老乡组成车队骑摩托车回家。
“今年的天气很好,没有那么冷,回家之路也没有那么辛苦。”黎基强说,回家有七百多里,需要15小时才能到家。21日凌晨他们一行人便从东莞出发,开始了回家之路。在东莞建筑工地工作的他,这次回家带着不少的行李,除了自己的衣物、带给家人的礼物,还有他工地做工的工具。攒了几年的钱,他今年要回家盖自己的新房子。
2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龙江加油站看到,一辆辆摩托车排成车龙,车主们正等着加满油之后上路回家。其中多为广西返乡大军,其他还有贵州、湖南、湖北以及省内云浮、肇庆等地的打工者。
来自云浮的黄成富骑着摩托车搭着妻子一起回家过年。两人在佛山顺德打工十多年,今年已经连续第八年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经验已经十分丰富。他和妻子不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还带上了护膝。打工地方距离老家两百多公里,两人早上8点出发,慢慢骑,下午3点左右便能回家。
多年的骑行返乡经历,黄成富明显感到了回家之路比原来方便和温暖了许多。“除了可以免费加满油之外,还领到了一份回乡大礼包,里面有不少骑车的安全装备和干粮,累了在加油站休息一下,还能够喝到姜汤、皮蛋粥等等。”黄成富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不光交通状况改善了许多,回乡过程中还有很多温暖的服务。
在龙山加油站,记者还看到,今年不少摩托车后座不再有高过人头的大件行李,返乡人员多数都是轻装上路,原来老乡们早已通过邮政速递提前把行李寄回了老家,让颠簸的返乡之路减少了许多负担和风险。据了解,户籍地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的返乡人群可以免费寄20公斤的行李回家。上午仅仅两个多小时,已经有500多人将自己的包裹速递回家。“去年我就享受了行李‘包邮’,今年包邮的重量增加了一倍,我就可以给老人和孩子带更多的广东特产了!”从佛山回广西崇左的闭伟金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昔日“摩骑夫妻”
变身春运志愿者
“记得骑两个小时就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下,不然会犯困的!”在繁忙的龙山加油站,一位志愿者麻利地帮“返乡摩骑”将行李卸下重新绑起来,还不忘嘱咐。王富忠自己也曾是“摩托大军”一员,他做起志愿者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90后的王富忠是江西赣州人,在佛山龙山工业区一家具厂打工。2015年,王富忠第一次跟随同在广东打工的岳父骑行返乡。在返乡沿途,志愿者们的热情也深深打动了他。如今,这位曾经的“摩骑”已经成为了一名“资深”志愿者。从2016年开始,他都和妻子朱红霞一起,在回家前的半个月时间里主动腾出时间,来到加油站,主动前来为返乡人员提供志愿服务。
“回家的人都不容易,他们很需要帮助!”王富忠来到工厂附近的龙山加油站,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回家前到油站志愿服务返乡人员。
刚开始听到王富忠要当志愿者,妻子朱红霞表示不可思议。朱红霞和王富忠同在一个工厂,同一工种,全厂生产的沙发最后都要经过他们夫妻俩的缝纫工序。年底工期赶,一天要工作15个小时,朱红霞的担心不无道理。
“我可以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下班再去!”王富忠想着将琐碎的时间凑起来,尽量多做点事。“那还不如我们轮着去,你去志愿服务我顶班,我去服务你就帮我顶着!”朱红霞也是骑行回家的一员,深知摩骑返乡的艰辛,对于丈夫的爱心也全力支持。
两人每天利用中午休息、下班后的时间到龙山油站开展志愿服务,每天服务时间超过了6小时。
“摩托大军”返乡过程中,这样的志愿者无处不在。在龙山加油站现场,还有一位忙着写春联的白发志愿者,这名长者叫朱奕明,今年已经80岁,他为来往的返乡人群免费写春联,让老乡们把祝福带回家。龙山加油站的站长陈树北也拉着儿子陈宇浩两人一起在现场为返乡人员提供春运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为优秀服务机构颁奖。养老机构迈入标准化时代顺德区内养老机构软硬件设施有了规范珠江商报讯记者赵鹏摄影报道: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