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致力打造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现行区。贤鲁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该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丘媚、黄文婷、崔艺文、吴蓉
“要突出城乡融合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动先发地区乡村振兴上先走一步。”在1月21日召开的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南海区对乡村振兴工作作出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先行区,南海早已走过了将农村搞活变富的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是其乡村振兴的更高追求。然而,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南海农村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治理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衍生的城乡形态差、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多、基层治理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南海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海区在今年的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争创先发地区乡村振兴试验区。
城乡发展不平衡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
“有人戏说南海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在南海区城乡统筹办主任刘锦枌看来,这样的戏说虽然有夸大成分,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南海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问题。
作为经济先发区、改革先行地,南海的跃变是从农村开始的。40年前,嗅觉敏锐的南海人从农村起步发展工业,带动全区实现从桑基鱼塘到全球制造业重镇的“大变身”。南海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农村,但正因如此,制约南海进一步发展的痛点、难点也扎堆在了农村。
从产业层次看,南海612个村级工业园占据了近20万亩土地,但产出却不到全区的10%,产业粗放发展的弊端显露无疑。不仅如此,村级工业园还是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的“重灾区”,过去5年,村级工业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占全区比例达70%。从城市面貌看,南海的农村和城市地带界限模糊,“不城不乡”的城市形态备受诟病。而从治理体系看,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南海农村地区,基层利益诉求逐渐复杂化,基层治理难题日益凸显。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报告中提出,南海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争创先发地区乡村振兴试验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看来,南海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理顺城乡之间的关系。“城和乡并非对立的。”他建议将农村视作城市的延伸性功能区进行布局,促进城乡分工,并且根据不同乡村的特性来谋划不同的发展道路,“南海的农村有农业区也有工业区,适合发展农业的部分就对标荷兰等欧洲先进地区,适合发展工业的就推动产业层次升级。”
多措并举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受以往粗放型发展模式影响,南海城乡规划较为混乱,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人居环境与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为此,今年的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标准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狮山的历史欠账很多,我们要在2019年重点谋划。”狮山镇党委副书记黄伟明表示,自南海区出台《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后,狮山镇各社区陆续开展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通过清理垃圾杂物、拆除违章建筑、整治污水乱排放等具体措施,提升全域环境。同样的行动也在南海其余镇街上演,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已成为南海全区上下的共识。
在发展早期,村级工业园和企业的野蛮生长严重污染了南海的水体环境。近年来,南海将水环境治理提到全新高度,在完善截污和污水管网建设之余,专项投资500多万元开展了三圣河、五胜涌、甲申涌等清淤项目,并实施了多项水利工程和多个河岸整治和景观提升项目。经过持续多年的整治,南海河涌水质逐步改善。黄志豪在报告中指出,接下来南海将继续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广佛跨界河流治理,深入推进“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城乡基本全覆盖。
在整治之余,南海也将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下“功夫”做好微改造。黄志豪表示,南海将积极参与“一环生态圈”建设,打造高品质森林城市,让城乡居民享受开窗赏花、出门见绿的优美环境。
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不仅有赖于良好的生活环境,更与基层治理水平息息相关。“目前南海要破解的一大难题就是基层治理。”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指出,基层治理解决不好,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接下来南海将在这方面加强思考和谋划。
规划构建100个主题产业社区
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是南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顾耀辉指出,目前南海整体面临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村级工业园蕴藏的近20万亩土地,将是南海未来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整治力度不断加码。继2017年将“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列为品牌南海建设的三大工作任务后,南海在2018年将工业园改造升级试点项目增至60个,并率先探索建立“地券”制度,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经过一年的运作,南海区部分村级工业园改造取得明显进展。
对于村级工业园治理而言,载体重建只是起点,通过改造提升形成一批高品质创新产业园区载体,增强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力才是最终目的。以产业高端化为导向,南海提出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理念,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建设全球创客小镇、文翰湖科创小镇等100个产业主题鲜明、生活配套完善的复合式主题产业社区。
在全区的统一号召下,部分镇街已率先行动。西樵镇党委书记黄颂华表示,西樵已在“联东U谷·西樵国际企业港”、西江产业带和樵高路产业带三个片区规划新型产业社区,且三者各有侧重点。其中,“联东U谷·西樵国际企业港”项目由西樵与联东U谷签署合作打造,拟引入多家高新企业,预计税收超过4000万元。西江产业带产业社区则在佛山广域信云数据中心项目落户西樵的基础上,借力西樵的用电、用水、用汽优势,引入以大数据中心等IT产业项目在此研发孵化。此外,西樵还将在樵高路旁利用海儒工业园板块,全面启动西樵新消费品产业基地的产业规划。
2019年南海乡村振兴工作重点
1.产业升级
●多种模式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
●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
●推动旧村改造形成遍地开花局面
2.人居环境
●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两违”查治机制●积极参与“一环生态圈”建设●加快废旧金属回收行业专项整治●强化广佛跨界河流治理●深入推进“污水革命”“厕所革命”
新闻推荐
民警通宵“尾随”村民凌晨“拦截”狮山警民合力抓获作案多次的盗窃嫌疑人
■见义勇为的村民获得慰问金。珠江时报讯(记者/梁莹通讯员/肖跃斌彭发坚摄影报道)1月20日凌晨4时,两名男子骑着摩托车潜入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