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闻 罗慧
经历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小虎”精神是南海走在历史潮头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如今,在下一个40年的发展中,南海要重振当年“小虎”雄风,用“改革”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南海。
传承
经历过改革开放的“老南海”,最能感受南海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南海从一个小小的农业县成为如今珠三角的产业重镇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无论是“敲锣打鼓贺富”,还是“先走一步”、“六个轮子一起转”,南海从基层率先探索而来的基层经验,无不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宝贵财富。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看看这些“成绩单”,即可对南海的发展成就“管中窥豹”:2018年,南海引进爱德曼氢燃料电池、8英寸微机电系统先进传感器等龙头项目,推动一汽大众增资118亿元新上电动汽车项目;季华实验室在首批四大省实验室中率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3家,增长60.3%;佛山高新区综合实力从2017年的全国第29名跃升至第25名;“三块地”改革试点获得自然资源部肯定;番海大桥正式动工……南海以一个县级区之力,发展成就却连大部分地级市都难以望其项背——据统计,南海已连续5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二名。
40年的奋斗,缔造出的是南海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面对下一个40年的发展,南海要在全国县区级城市中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更要用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解决新时期遇到的新瓶颈。在21日举行的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南海要传承“先走一步”的好精神、“六个轮子一起转”的好经验、“把农村搞活变富”的好传统、“党建引领一呼百应”的好做法,重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四小虎”雄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同城
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南海,要求南海要对标全球最好最高最优,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从品质到品牌再造新南海。如何再造?南海党委政府早已定下方略:南海要努力做到 “三个先走一步”,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加快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
南海要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走一步。南海要借力广州南站加快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加快三山——东沙粤港澳高端服务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广佛共建跨江大型综合体——粤港澳国际交流中心,推动新交通无缝对接广州南站。南海也要依托佛山西站全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建设,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接高铁经济带的区域创新枢纽、广佛超级城市向西开放的活力门户、改革开放新时期南海面向未来的城市样板。
交通基础设施是广佛超级城市的“血管”。下一阶段,南海要大力推进佛山地铁3号线建设、积极争取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加快与广州、佛山中心城区的轨道衔接,努力实现与白云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的互联互通。南海还要加快番海大桥建设,争取碧江大桥、沉香大桥、大坦沙大桥等广佛跨界大桥早日动工;推动广州地铁10号线、19号线延伸至南海桂城,建设里水有轨电车,实现与广州地铁12号线的对接。
南海要聚焦“两高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走一步。为此,南海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安全、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面向全球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打造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机器人主要基地;依托仙湖氢谷,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加快建设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南海还要深入实施品牌企业行动计划,推动民营经济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此外,南海还要突出城乡融合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推动先发地区乡村振兴上先走一步。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上,南海要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并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下“绣花”功夫做好微改造,积极参与“一环生态圈”建设,强化广佛跨界河流治理等。
实际上,“三个先走一步”,体现的是南海以开放心态向广佛超级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敞开胸怀的“宣誓词”。无论是“一环两站”还是广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示范区,南海未来不但要在交通基础设施上与广州、深圳全面对接,更要在发展层次上与广州实现深度融合,“我们要像‘系纽扣’那样,将南海与广州无缝对接、连成一体,加快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开启广佛创新同城新局面。”黄志豪表示,南海要力争与广州实现“创新同城”。
改革
要再造一个新南海,如今要啃的都是“硬骨头”,只有秉持着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改革初心,才能在改革进程中站得稳、行得快,真正做到“党建引领一呼百应”。
为此,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南海早已率先挺进,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南海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激发新担当新作为,增强全区5000多个党组织和7万多名党员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党委政府利用媒体办好“新时代南海家书”,每月一见,面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家庭住户、外来人口和各行各业经营主体,宣讲政策、回应诉求。
南海更通过推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头雁”工程,切实抓好村(社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事权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而为了充分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南海落实“强市、活区、实镇”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镇(街道)的产业发展定位,优化区、镇(街道)、村(居)的职能分工机制。
同时,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南海建立体制机制,处理好从严管理和干事创业的关系,在强化监督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履职容误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有可能是失败之母”,黄志豪在讲话中提醒,在新的发展时期,南海要先知先觉、闻鸡起舞,更要变中求进、日夜兼程,共同缔造、风雨无阻。他表示,南海要坚持与广大群众同频共振,推动群众和党委政府关系从“你和我”变为“我们”、社会治理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乡村振兴从“靠政府”变成“靠大家”,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形成300万南海人民奋进新时代。
新闻推荐
凝聚镇街发展动力共绘南海美好蓝图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南海七镇街将继续发挥优势、找准定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大沥广佛智城。(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南海千灯湖。(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在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